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公安管理法令论文

论构建我国治安违法记录消灭制度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导言第11-12页
第一章 违法记录的认识第12-14页
 第一节 前科的概念第12-13页
 第二节 “违法记录”表述的引入第13-14页
  一、“违法记录”的特点第13-14页
  二、“违法记录”的内容第14页
第二章 现有行政量处制度中违法记录的考量第14-22页
 第一节 调解后文书形成的违法记录第14-19页
  一、调解制度的启动及适用难点第15-18页
  二、调解达成协议并已履行,违法记录或后遗影响依然会存在第18-19页
 第二节 不予处罚及减轻制度的适用第19-22页
  一、不予处罚制度所设定的援引条件苛刻,致使违法记录的生成不可避免第19-21页
  二、减轻规则的适用,无法有效避免违法记录的生成第21-22页
第三章 违法记录后遗效果第22-25页
 第一节 违法记录的后遗效果第22页
 第二节 违法记录对行为人民事、行政意义上的影响第22-23页
 第三节 违法记录在劳动教养、强制性教育措施中的影响第23-25页
  一、对于曾犯有《公安机关办理劳动教养案件规定》第九条第三项列举的十七种违法行为的情形第24页
  二、对于犯有《公安机关办理劳动教养案件规定》第九条第四、五项规定行为的情形第24-25页
  三、对于犯有《公安机关办理劳动教养案件规定》第九条第八项之规定行为的情形第25页
  四、对于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六条规定的情形第25页
第四章 违法记录的半公开性第25-27页
 第一节 政治审查环节第26页
 第二节 招生报考环节第26-27页
 第三节 行政执法环节第27页
第五章 在我国创建违法记录消灭制度的必要性第27-30页
 第一节 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第27-28页
 第二节 符合行政比例原则第28-29页
 第三节 基于和谐稳定的考虑第29-30页
第六章 违法记录消灭制度的构建第30-39页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前科消灭的学说第30-31页
 第二节 违法记录消灭的实体条件第31-34页
  一、违法记录消灭的对象要件第31-32页
  二、违法记录消灭的时间要件第32-34页
  三、违法记录消灭的实质要件第34页
 第三节 违法记录消灭的程序第34-36页
  一、申请程序第34-35页
  二、审查程序第35页
  三、裁决程序第35-36页
  四、救济程序第36页
 第四节 违法记录提前消灭的条件第36-37页
 第五节 电子记录及档案材料的跟进工作第37-38页
 第六节 违法记录消灭的法律效果第38-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和社会综合管理“大联动”机制建设的行政法思考--以上海市部分地区的相关实践为考察对象
下一篇:论行政监察法“双指”措施适用的制度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