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40页 |
·凝固过程研究进展 | 第15-29页 |
·凝固理论的提出 | 第15-16页 |
·快速凝固过程的热传导 | 第16-21页 |
·凝固参数的确定 | 第21-23页 |
·快速凝固合金的组织与结构特征 | 第23-27页 |
·快速凝固技术及发展趋势 | 第27-29页 |
·快速凝固应用实例之一——铸造铝合金 | 第29-32页 |
·铸造铝合金的发展状况 | 第29-30页 |
·铝合金的强化 | 第30-31页 |
·铝合金的热处理 | 第31-32页 |
·快速凝固应用实例之二——铜基大块非晶合金 | 第32-37页 |
·铜基大块非晶合金的研究进展 | 第32-36页 |
·铜基大块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 | 第36-37页 |
·国内外快速凝固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状况 | 第37-38页 |
·问题的提出及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38-40页 |
第2章 实验方法 | 第40-49页 |
·实验原理及计算 | 第40-41页 |
·实验原理 | 第40页 |
·相变致冷介质的选择 | 第40-41页 |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41-43页 |
·铝及铝合金的选择与制备 | 第41-42页 |
·非晶合金成分的选择与制备 | 第42-43页 |
·微观结构分析 | 第43-46页 |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43-45页 |
·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 | 第45-46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 第46页 |
·热分析 | 第46页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46-49页 |
·室温拉伸性能测试 | 第46-47页 |
·室温压缩性能测试 | 第47页 |
·显微硬度和纳米压痕测试 | 第47-49页 |
第3章 相变致冷凝固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 | 第49-78页 |
·引言 | 第49页 |
·传热模型 | 第49-52页 |
·试样及相变介质变热物性值 | 第50-51页 |
·初始条件 | 第51页 |
·边界条件 | 第51-52页 |
·温度场模拟 | 第52-77页 |
·温度场模型 | 第52页 |
·铜模冷却温度场模拟 | 第52-55页 |
·相变介质 Na 温度场模拟 | 第55-69页 |
·相变介质 Sn 温度场模拟 | 第69页 |
·相变介质 Zn 温度场模拟 | 第69-74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74-76页 |
·模拟结果验证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4章 相变致冷对 A356 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78-108页 |
·引言 | 第78页 |
·凝固条件对 A356 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78-80页 |
·不同相变介质试样的微观组织 | 第78-79页 |
·介质体积变化对试样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79-80页 |
·相变致冷与铜模冷却对铸态 A356 合金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第80-88页 |
·相变致冷与铜模冷却对试样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80-83页 |
·铸态试样的 DSC 分析 | 第83-84页 |
·晶格常数及固溶度计算 | 第84-86页 |
·力学性能变化 | 第86-88页 |
·变质与细化对相变致冷 A356 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88-96页 |
·变质剂对相变致冷 A356 合金凝固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88-90页 |
·细化剂对相变致冷A356 合金凝固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90-91页 |
·细化剂和变质剂共同作用对相变致冷 A356 合金的凝固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 | 第91-93页 |
·变质与细化机理 | 第93-96页 |
·热处理条件对相变致冷 A356 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96-106页 |
·研究方案 | 第97页 |
·固溶处理对相变致冷A356 合金组织的影响 | 第97-98页 |
·时效对相变致冷 A356 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98-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5章 相变致冷对 Cu 基大块非晶合金晶化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108-124页 |
·引言 | 第108-109页 |
·相变致冷铜基大块非晶合金的晶化过程 | 第109-116页 |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109-110页 |
·相变致冷铜基大块非晶合金的晶化动力学研究 | 第110-114页 |
·相变致冷 Cu_(50)Zr_(40)Ti_(10)合金的原位晶化过程研究 | 第114-116页 |
·相变致冷铜基大块非晶合金的力学性能研究 | 第116-122页 |
·压缩性能研究 | 第116-117页 |
·断口形貌分析 | 第117-120页 |
·纳米压痕研究 | 第120-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2-124页 |
结论 | 第124-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4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4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其它学术论文 | 第141-145页 |
致谢 | 第145-146页 |
个人简历 | 第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