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国内外辣椒产业的发展概况 | 第10-12页 |
1.2.1 国内辣椒产业的发展状况 | 第10-11页 |
1.2.2 国外辣椒产业的发展状况 | 第11-12页 |
1.3 辣椒有效组分的提取及应用 | 第12-22页 |
1.3.1 辣椒红色素 | 第12-15页 |
1.3.2 辣椒籽油 | 第15-17页 |
1.3.3 辣椒碱的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1.4 离子交换工艺概述 | 第22-25页 |
1.4.1 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及分类 | 第23页 |
1.4.2 离子交换的基本原理 | 第23-24页 |
1.4.3 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 | 第24页 |
1.4.4 离子交换树脂的前景 | 第24-25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5-26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1.5.2 目的及意义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溶剂法提取辣椒碱的工艺研究 | 第26-38页 |
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26-29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6-28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8页 |
2.1.3 实验设备与仪器 | 第28-29页 |
2.2 溶剂法提取辣椒碱的实验方案设计 | 第29-30页 |
2.2.1 原料的预处理 | 第29页 |
2.2.2 溶剂法提取辣椒碱的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29页 |
2.2.3 溶剂法提取辣椒碱的单因素实验 | 第29-30页 |
2.2.4 溶剂法提取辣椒碱的优化实验设计 | 第30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0-37页 |
2.3.1 浸提溶剂对辣椒碱提取率的影响 | 第30-32页 |
2.3.2 干红辣椒皮粉粒径对辣椒碱提取率的影响 | 第32页 |
2.3.3 提取温度对辣椒碱提取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2.3.4 浸提时间对辣椒碱提取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2.3.5 液固比对辣椒碱提取率的影响 | 第34页 |
2.3.6 响应面的优化分析与结论 | 第34-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离子交换树脂提纯辣椒碱的实验研究 | 第38-48页 |
3.1 溶剂法-离子交换树脂耦合提取辣椒碱的工艺原理 | 第38页 |
3.2 离子交换吸附动力学机理 | 第38-39页 |
3.3 离子交换树脂提纯辣椒碱的工艺设计 | 第39-41页 |
3.3.1 原料的预处理 | 第39页 |
3.3.2 离子交换树脂提纯辣椒碱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39-40页 |
3.3.3 离子交换树脂提纯辣椒碱的静态吸附实验 | 第40页 |
3.3.4 离子交换树脂提纯辣椒碱的吸附动力学实验 | 第40-41页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47页 |
3.4.1 pH对离子交换树脂提取辣椒碱的影响 | 第41-42页 |
3.4.2 吸附等温线 | 第42页 |
3.4.3 离子交换过程的控制步骤的确定 | 第42-44页 |
3.4.4 溶液浓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 | 第44-45页 |
3.4.5 搅拌速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 | 第45-46页 |
3.4.6 温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 | 第46-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辣椒碱的动力学研究 | 第48-52页 |
4.1 基于不同吸附模型的吸附等温线拟合 | 第48-49页 |
4.2 速率常数的确定及以辣椒碱浓度表示的吸附动力学方程 | 第49-50页 |
4.3 以吸附量表示的吸附动力学方程 | 第50-51页 |
4.3.1 基于Langmuir模型的吸附动力学方程 | 第50页 |
4.3.2 基于Freundlich模型的吸附动力学方程 | 第50-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