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实际意义 | 第8-9页 |
·黑液处理方法及国内外处理现状 | 第9-12页 |
·传统燃烧法碱回收技术 | 第9-10页 |
·直接碱回收技术 | 第10页 |
·黑液热解气化技术 | 第10页 |
·黑液湿式裂化技术 | 第10页 |
·黑液湿式燃烧技术 | 第10-11页 |
·黑液酸析木素法 | 第11页 |
·黑液混凝沉淀法 | 第11页 |
·黑液电渗析法 | 第11页 |
·黑液膜分离法 | 第11-12页 |
·黑液水煤浆燃烧技术 | 第12页 |
·黑液的综合利用 | 第12页 |
·现行黑液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NSSC木浆黑液碱回收技术 | 第14-21页 |
·中性亚硫酸盐半化学浆(NSSC) | 第14页 |
·NSSC黑液常规碱回收系统工艺 | 第14-20页 |
·常规碱回收炉 | 第15-16页 |
·绿液的亚硫酸化工艺 | 第16-18页 |
·黑液流化床碱回收技术 | 第18-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黑液热分析试验研究 | 第21-34页 |
·引言 | 第21页 |
·黑液的热分析试验内容和方法 | 第21-23页 |
·热分析试验仪器介绍 | 第21-22页 |
·试验仪器工作原理 | 第22页 |
·试验物料及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黑液的热分析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3-27页 |
·黑液热解动力学机理研究 | 第27-33页 |
·固态反应动力学研究理论 | 第27-31页 |
·NSSC黑液热解动力学模型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NSSC黑液的流化床燃烧试验 | 第34-57页 |
·流化床燃烧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 第34-35页 |
·试验条件的设定及试验步骤 | 第35-37页 |
·试验床料的选取及粒径筛分 | 第35页 |
·试验温度和黑液流量的确定 | 第35-36页 |
·试验操作步骤 | 第36-37页 |
·黑液单独燃烧时床料烧结性试验研究 | 第37-41页 |
·600℃条件下床料烧结性试验研究 | 第37-38页 |
·650℃条件下床料烧结性试验研究 | 第38页 |
·700℃条件下床料烧结性试验研究 | 第38-39页 |
·750℃条件下床料烧结性试验研究 | 第39-40页 |
·800℃条件下床料烧结性试验研究 | 第40-41页 |
·黑液氧化铝混烧时床料烧结性试验研究 | 第41-49页 |
·650℃含氧化铝10%条件下床料烧结性试验研究 | 第41-42页 |
·700℃含氧化铝10%条件下床料烧结性试验研究 | 第42-43页 |
·750℃含氧化铝10%条件下床料烧结性试验研究 | 第43-44页 |
·770℃含氧化铝10%条件下床料烧结性试验研究 | 第44-46页 |
·650℃含氧化铝30%条件下床料烧结性试验研究 | 第46页 |
·700℃含氧化铝30%条件下床料烧结性试验研究 | 第46-47页 |
·750℃含氧化铝30%条件下床料烧结性试验研究 | 第47-48页 |
·770℃含氧化铝30%条件下床料烧结性试验研究 | 第48-49页 |
·沸石床料的烧结性试验研究 | 第49-52页 |
·860~900℃黑液单独燃烧条件下床料烧结性试验研究 | 第50-51页 |
·860~900℃含氧化铝30%条件下床料烧结性试验研究 | 第51-52页 |
·燃烧温度对碳酸钠床料粒径的影响 | 第52-55页 |
·黑液单独燃烧条件下温度对粒径的影响 | 第53页 |
·含氧化铝10%条件下温度对粒径的影响 | 第53-54页 |
·含氧化铝30%条件下温度对粒径的影响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件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