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格缺失现象透视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三、选题的意义及创新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新闻人格解读 | 第11-20页 |
一、新闻人格的含义 | 第11-14页 |
1、人格的本体内涵 | 第11-12页 |
2、新闻人格的含义 | 第12-14页 |
二、新闻人格研究的意义 | 第14-20页 |
1、伦理学意义 | 第14-16页 |
2、社会学意义 | 第16-17页 |
3、美学意义 | 第17-20页 |
第三章 新闻人格缺失现象透视 | 第20-35页 |
一、新闻人格缺失的现象描述 | 第20-26页 |
1、虚假新闻肆无忌惮 | 第20-21页 |
2、有偿新闻滋生繁衍 | 第21-22页 |
3、新闻侵权愈演愈烈 | 第22-24页 |
4、低俗新闻疯狂泛滥 | 第24-25页 |
5、冷血报道频频出现 | 第25-26页 |
二、新闻人格缺失的成因剖析 | 第26-35页 |
1、隐性人格的分离 | 第26-28页 |
2、社会人格的迷失 | 第28-31页 |
3、理想人格的缺位 | 第31-35页 |
第四章 新闻人格的构建 | 第35-47页 |
一、新闻从业者的人格诉求 | 第35-37页 |
1、自律与他律 | 第35-36页 |
2、终极关怀 | 第36-37页 |
二、新闻媒体的人格自省及监督机制 | 第37-47页 |
1、遵循道德哲学 | 第38-39页 |
2、完善监督机制 | 第39-45页 |
3、营造人格氛围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