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综述与研究回顾 | 第7-20页 |
·韧性的理论及相关研究 | 第7-13页 |
·韧性的研究历史 | 第7页 |
·韧性的概念理解 | 第7-8页 |
·韧性研究的两个主要方面 | 第8-11页 |
·韧性的研究方法与测量 | 第11-12页 |
·韧性相关因素研究 | 第12-13页 |
·生活质量的理论及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生活质量的定义及测量 | 第13-14页 |
·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生活质量的应用 | 第15页 |
·压力交互理论及相关研究 | 第15-19页 |
·压力交互理论 | 第15-16页 |
·压力交互理论在癌症领域的研究 | 第16-19页 |
·研究总结与问题提出 | 第19-20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构思与研究方法 | 第20-28页 |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研究构思与假设 | 第20-21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研究工具与方法 | 第23-26页 |
·韧性量表 | 第23页 |
·认知评价量表 | 第23-25页 |
·压力应对量表 | 第25-26页 |
·生活质量量表 | 第26页 |
·研究样本 | 第26页 |
·统计方法 | 第26-28页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第28-57页 |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第28-32页 |
·韧性量表的分析结果 | 第28-29页 |
·认知评价量表分析结果 | 第29-30页 |
·压力应对量表分析结果 | 第30-31页 |
·生活质量量表分析结果 | 第31-32页 |
·韧性、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的描述性分析 | 第32-34页 |
·各变量总体特点的描述性分析 | 第32-33页 |
·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子方面的描述性分析 | 第33-34页 |
·韧性、认知评价、应对和生活质量间的关系分析 | 第34-48页 |
·韧性、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的相关分析 | 第34-36页 |
·韧性、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对生活质量的回归分析 | 第36-38页 |
·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在韧性和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38-45页 |
·韧性、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的路径分析 | 第45-48页 |
·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 | 第48-57页 |
·韧性、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在性别方面的差异性检验 | 第48-49页 |
·韧性、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在年龄方面的差异检验 | 第49-50页 |
·韧性、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在教育水平方面的差异检验 | 第50-52页 |
·韧性、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在得知患病时间方面的差异检验 | 第52-54页 |
·韧性、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在疾病种类方面的差异检验 | 第54-57页 |
第四部分 研究讨论 | 第57-61页 |
·癌症患者韧性、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的特点 | 第57页 |
·韧性、认知评价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 | 第57-58页 |
·韧性通过认知评价和应对方式影响生活质量的模型 | 第58-59页 |
·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关系 | 第58页 |
·韧性的心理作用模型 | 第58-59页 |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韧性、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 第59-61页 |
第五部分 研究总结 | 第61-63页 |
·研究结论 | 第61-62页 |
·研究的创新点以及研究意义 | 第62页 |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1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描述性分析表 | 第67-72页 |
附录2 研究的调查问卷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