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0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 ·研究过程与方法 | 第8-9页 |
| ·研究的价值 | 第9-10页 |
| 第2章 比较方法概述 | 第10-20页 |
| ·比较方法的相关概念 | 第10-12页 |
| ·比较 | 第10页 |
| ·比较方法 | 第10-11页 |
| ·比较研究 | 第11页 |
| ·比较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 第11-12页 |
| ·比较方法的发展简况 | 第12-13页 |
| ·比较方法的理论依据 | 第13页 |
| ·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结合 | 第13页 |
| ·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 第13页 |
| ·客观事物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 第13页 |
| ·比较方法的价值 | 第13-16页 |
| ·比较方法是认识的重要环节和基本方法 | 第14页 |
| ·比较方法是实践中科学决策的常用方法 | 第14页 |
| ·比较方法是科学史研究中的重要方法 | 第14-15页 |
| ·比较方法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的价值 | 第15-16页 |
| ·比较方法可以拓展图书馆学研究的外延 | 第15-16页 |
| ·比较方法能够深化图书馆学研究的层次 | 第16页 |
| ·比较方法遵循的原则 | 第16-20页 |
| ·可比性原则 | 第16-18页 |
| ·客观性原则 | 第18-19页 |
| ·目的性原则 | 第19-20页 |
| 第3章 图书馆学研究中的比较方法与比较图书馆学 | 第20-25页 |
| ·比较图书馆学研究概述 | 第20-22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20页 |
| ·中西两部论著的比较 | 第20-22页 |
| ·比较图书馆学的性质 | 第22-25页 |
| ·三种不同流派的观点 | 第22页 |
| ·比较图书馆学实质是一种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 第4章 比较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以海峡两岸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比较研究为例 | 第25-38页 |
| ·比较范畴的确立 | 第25-26页 |
| ·选择比较对象 | 第25-26页 |
| ·确认比较对象具有比较的意义 | 第26页 |
| ·比较主题的操作化 | 第26-28页 |
| ·界定核心概念 | 第27页 |
| ·制定主要测量指标 | 第27-28页 |
| ·比较的具体内容分析 | 第28-36页 |
| ·教育资源地区分布 | 第28-30页 |
| ·培养方式 | 第30-33页 |
| ·学制 | 第30-31页 |
| ·培养目标 | 第31-33页 |
| ·研究方向和课程设置 | 第33-36页 |
| ·研究方向 | 第33页 |
| ·课程设置 | 第33-36页 |
| ·师资力量 | 第36页 |
| ·得出比较结论 | 第36-38页 |
| 第5章 结束语 | 第38-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3-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