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生物材料学论文

聚乳酸/β-磷酸三钙复合多孔支架材料成型方法和致孔工艺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设想第11-42页
   ·前言第11-12页
   ·骨组织的生理功能、基本结构及成分第12-13页
   ·骨修复材料研究进展第13-21页
     ·骨修复材料的发展第13-14页
     ·骨修复材料的分类及其特点第14-19页
       ·金属生物医学材料第14-16页
       ·高分子生物医学材料第16-17页
       ·无机生物医学材料第17-19页
     ·骨组织替代材料的发展方向第19-21页
       ·骨组织替代仿生生物材料第19页
       ·纳米技术的应用第19-20页
       ·复合骨修复材料第20-21页
       ·骨组织工程第21页
   ·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第21-35页
     ·骨组织工程概述第21-22页
     ·细胞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第22-29页
       ·纤维粘接第23页
       ·溶液浇铸/粒子沥滤第23-25页
       ·熔融成型第25页
       ·原位聚合法第25-26页
       ·气体发泡第26页
       ·相分离/乳化第26-28页
       ·热致凝胶化与其它方法结合制备细胞外基质骨架第28页
       ·聚合物微球聚集第28页
       ·小结第28-29页
     ·复合组织工程骨修复材料的发展状况第29-32页
       ·复合材料界面理论第29-30页
       ·复合骨支架材料的类型第30-31页
       ·复合材料研究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第31-32页
     ·骨支架材料的生物学和力学性能要求第32-33页
     ·支架材料作用及其选择第33-35页
       ·支架材料作用第33页
       ·聚乳酸的结构特征及生物相容性第33-34页
       ·β-磷酸三钙的结构和性能第34-35页
   ·复合材料的成型技术第35-37页
     ·复合材料成型原理第35-36页
     ·模压成型工艺的特点及分类第36页
     ·体积收缩成型特点第36-37页
   ·复合骨支架材料的降解机理第37-40页
     ·聚乳酸体内降解机理第37-38页
     ·β-磷酸三钙的降解机理第38-40页
   ·本论文研究构思及设想第40-42页
     ·体积自收缩成型第40-41页
     ·碳酸氢氨制孔第41-42页
第二章 PLLA/Β-TCP 复合支架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评价第42-59页
   ·引言第42页
   ·材料和仪器第42-43页
     ·实验材料第42-43页
     ·实验仪器第43页
   ·β-磷酸三钙粉末的制备第43-44页
     ·碳酸钙粉末的制备第43-44页
     ·磷酸三钙前驱体制备第44页
     ·β-磷酸三钙粉末的制备第44页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第44-47页
     ·复合支架材料制备的工艺流程第44-45页
     ·正交实验原理第45-47页
   ·复合材料性能评价第47-48页
       ·SEM 形貌分析第47页
     ·孔隙率测定第47页
     ·力学性能测试第47-48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8-58页
     ·不同温度对成型的影响第48页
     ·不同体积比氯仿和丙酮对成型的影响第48-49页
     ·不同PLLA/β-TCP 质量比对成型的影响第49-50页
     ·体积收缩机理分析第50-53页
       ·单一氯仿溶剂体积收缩第50-51页
       ·氯仿、丙酮混合溶剂体积收缩第51-53页
     ·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3页
     ·不同PLLA/β-TCP 比例对强度和孔隙率的影响第53-55页
     ·扫描电镜微观结构观察第55-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三章 PLLA/Β-TCP 复合材料的体外降解第59-66页
   ·材料和方法第60-61页
     ·复合材料的制备第60页
     ·模拟体液配方原料第60页
       ·SBF 的配制方法第60-61页
     ·体外降解实验第61页
   ·结果与讨论第61-65页
     ·表面成分分析和形貌观察第61-63页
     ·内部形貌分析第63页
       ·PLLA 分子量的变化第63-64页
     ·孔隙率与吸水率第64-65页
   ·结论第65-66页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66-68页
   ·全文总结第66页
   ·论文创新点第66-67页
   ·研究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9页
作者在读期间的主要工作第79-80页
 发表论文列表第79页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主要工作第79-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心脏超声图像三维分割方法
下一篇:基于活动轮廓模型的超声医学图像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