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学理论论文--心理学史论文

西方心理学的传入与中国近现代心理学科的发展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引言第10-30页
 1. 问题提出第10-14页
 2. 概念界定第14-17页
 3. 选题意义第17-18页
 4. 研究现状与分析第18-27页
 5.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7-30页
第1章 中国近代心理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动因第30-61页
   ·中国近代心理学科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动因第30-36页
     ·西方心理学的传入和中国近代心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第30-33页
     ·“教育救国”与“开民智”第33-36页
   ·中国近代心理学科产生和发展的文化动因第36-55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思想基础第36-42页
     ·中国古代心理学科思想的发轫第42-51页
     ·西学东渐与现代学科的产生第51-55页
   ·中国近代心理学科产生和发展的教育动因第55-61页
     ·新教育制度确立与师范教育勃兴第55-58页
     ·教师素质的要求与师范课程的设置第58-61页
第2章 西方心理学传入与中国近代心理学科的建立第61-106页
   ·西方心理学的传入与中国近代心理学科的萌芽第61-73页
     ·西方心理学思想的早期传入第61-65页
     ·西方心理学的近代传入与中国近代心理学的萌芽第65-71页
     ·西方心理学的传入与中国近代心理学科萌芽的演进第71-73页
   ·西方科学心理学的传入与中国近代心理学科的产生第73-106页
     ·西方科学心理学产生的历程第73-76页
     ·西方科学心理学的传入第76-86页
     ·中国近代心理学科的产生第86-93页
     ·西方科学心理学的传入与中国近代心理学科的发展第93-99页
     ·中国近代心理学科发展的特点第99-106页
第3章 中国现代心理学科产生与发展的动因第106-128页
   ·中国现代心理学科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动因第106-112页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各种教育思潮的涌动第106-108页
     ·“国民性培养”与“心理建设”第108-112页
   ·中国现代心理学科产生与发展的教育动因第112-122页
     ·教育心理学化思潮的影响第112-116页
     ·“实验教育学”与教育科学化推进第116-120页
     ·新教师的需求与师范教育的发展第120-122页
   ·中国现代心理学科产生和发展的人力资源第122-128页
     ·留学生的群体特征第122-126页
     ·留学生的躬身实践第126-128页
第4章 西方科学心理学的现代传入与中国现代心理学科的建立第128-225页
   ·西方科学心理学思想的传入与中国现代心理学科的创建第128-140页
     ·杜威、麦柯尔与西方心理学的现代传入第128-135页
     ·蔡元培、陈大齐与中国现代心理学科的创建第135-140页
   ·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传播与中国现代心理学科的发展第140-199页
     ·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传播第141-174页
     ·中国现代心理学科的发展第174-199页
   ·中国现代心理学科教育体系的建立第199-225页
     ·心理学科课程设置的发展与完善第199-210页
     ·心理学科的教师与学生第210-217页
     ·心理学科的图书资料与实验设备第217-219页
     ·心理学科的教材与教学方法第219-225页
第5章 心理学科性质的论战与心理学科中国化历程的探索第225-269页
   ·心理学科性质的论战第225-246页
     ·心理学科科学性与独立性的讨论第225-233页
     ·心理学科社会性与应用性的讨论第233-240页
     ·心理学科与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讨论第240-246页
   ·心理学科中国化历程的探索第246-269页
     ·心理学科中国化意识的产生与发展第247-252页
     ·心理学科中国化的实践探索第252-265页
     ·心理学科中国化特点分析第265-269页
第6章 心理学家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第269-298页
   ·艾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第269-277页
     ·教育心理思想第269-271页
     ·教育实践第271-277页
   ·廖世承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第277-288页
     ·中学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第277-284页
     ·师范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第284-288页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第288-298页
     ·教育心理思想第289-295页
     ·儿童教育实践第295-298页
结语第298-305页
 1. 中国心理学科是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发展的,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中国心理学科发展的动力第298-299页
 2. 中国心理学科的发展伴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教育领域是中国心理学科发展的最为广阔的领域, 心理学科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发展是中国心理学科发展的特色第299-300页
 3. 中国心理学科的发展必须坚持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第300-301页
 4. 积极扩大心理学科的影响是推进中国心理学科发展的重要社会条件第301-302页
 5. 中国心理学科的发展未来是建立中国化的心理学体系第302-303页
 6. 遵循心理学科发展规律,建构多层次的心理学科教育模式第303-305页
中国近现代心理学科发展大事记第305-310页
参考文献第310-316页
后记第316-317页
致谢第317页

论文共3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北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
下一篇:宋代物权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