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中东部地区新生代沉积相研究及生物气聚集条件分析
前言 | 第1-12页 |
一、 研究区勘探程度和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二、 选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 第9页 |
三、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9-10页 |
四、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 | 第12-19页 |
一、 研究区构造运动简史 | 第12-14页 |
二、 研究区构造单元划分 | 第14页 |
三、 地层古生物特征 | 第14-19页 |
第二章 第三系及第四系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19-25页 |
第一节 地层划分 | 第19页 |
第二节 区域地层对比 | 第19-25页 |
第三章 沉积相划分及其特征 | 第25-45页 |
第一节 冲积扇沉积体系的划分及其特征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河流沉积体系的划分及其特征 | 第28-33页 |
第三节 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划分及其特征 | 第33-35页 |
第四节 湖泊沉积体系的划分及其特征 | 第35-45页 |
第四章 晚第三纪—第四纪沉积相展布及演化 | 第45-56页 |
第一节 湖盆沉积特点及物源方向 | 第45-47页 |
第二节 沉积相带的平面展布 | 第47-50页 |
第三节 晚第三纪—第四纪沉积演化史 | 第50-56页 |
第五章 生物气有利聚集条件分析 | 第56-64页 |
第一节 生物气聚集的有利相带条件分析 | 第56-62页 |
第二节 生物气有利聚集区带评价 | 第62-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图 | 第70-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