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43页 |
·引言 | 第12-15页 |
·多孔纳米材料概述 | 第15-22页 |
·基本概念 | 第15-16页 |
·制备方法 | 第16-22页 |
·气体传感器 | 第22-27页 |
·气敏响应机制 | 第22-24页 |
·半导体氧化物纳米传感器 | 第24-25页 |
·气体传感器选择性 | 第25-27页 |
·气相色谱 | 第27-32页 |
·工作原理 | 第28页 |
·检测器 | 第28-32页 |
·本论文选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43页 |
第2章 多孔氧化镉纳米线制备及其气敏与光学性质 | 第43-65页 |
·引言 | 第44-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6-48页 |
·试剂及规格 | 第46-47页 |
·纳米材料合成 | 第47页 |
·样品表征 | 第47页 |
·气敏元件结构、制作及测试 | 第47-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60页 |
·前驱体纳米线合成及表征 | 第48-52页 |
·多孔氧化镉纳米线制备及表征 | 第52-53页 |
·前驱体形貌及组分与煅烧温度的关系 | 第53-55页 |
·前驱体合成影响因素探讨 | 第55-57页 |
·多孔氧化镉纳米线气敏性 | 第57-59页 |
·多孔氧化镉纳米线UV和PL光谱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第3章 碳质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 | 第65-76页 |
·引言 | 第65-67页 |
·实验部分 | 第67-68页 |
·试剂及规格 | 第67页 |
·碳质纳米粒子制备 | 第67-68页 |
·样品表征 | 第6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8-74页 |
·碳质纳米粒子制备与表征 | 第68-71页 |
·影响碳质纳米粒子粒径大小的因素 | 第71-74页 |
·反应物浓度 | 第71-72页 |
·反应温度 | 第72页 |
·表面活性剂量 | 第72-73页 |
·反应时间 | 第73-74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6页 |
第4章 多孔氧化铟纳米空心球制备及其气敏与光学性质 | 第76-98页 |
·引言 | 第77-80页 |
·实验部分 | 第80-81页 |
·试剂及规格 | 第80页 |
·多孔氧化铟纳米空心球制备 | 第80页 |
·样品表征 | 第80-81页 |
·传感器件制作及结构 | 第8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1-92页 |
·多孔氧化铟纳米空心球制备与表征 | 第81-84页 |
·多孔氧化铟纳米空心球气敏性 | 第84-90页 |
·工作温度 | 第84-85页 |
·静态测试 | 第85-87页 |
·响应机理探讨 | 第87-88页 |
·动态测试 | 第88-90页 |
·多孔氧化铟纳米空心球UV和PL光谱 | 第90-92页 |
·结论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8页 |
第5章 多孔气敏性氧化物纳米材料在色谱检测中的应用 | 第98-117页 |
·引言 | 第98-100页 |
·实验部分 | 第100-102页 |
·试剂及规格 | 第100-101页 |
·测试样品配制 | 第101页 |
·简易气相色谱平台搭建 | 第101页 |
·新型结构传感器件制作 | 第101-10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2-115页 |
·新型结构传感器件设计与制作 | 第102-104页 |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件与气相色谱柱联用 | 第104-110页 |
·联用平台搭建及初步测试 | 第104-107页 |
·不同浓度样品测试 | 第107-109页 |
·不同浓度混合样品测试 | 第109-110页 |
·影响因素 | 第110-113页 |
·柱前压 | 第110-111页 |
·柱温 | 第111-113页 |
·传感器件与气相色谱柱联用响应模式 | 第113-115页 |
·结论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17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17-121页 |
·全文总结 | 第117-118页 |
·展望 | 第118-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