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原子能技术论文--加速器论文--循环加速器论文

强流回旋加速器中束流损失和辐射场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10-12页
第1章 课题背景和意义第12-29页
   ·强流质子加速器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第12-23页
     ·国际上主要高功率的质子加速器第13-17页
     ·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现状第17-23页
     ·论文研究的工程背景第23页
   ·束流损失及其研究的意义第23-26页
     ·加速器辐射水平限值第25页
     ·CYCIAE-100对束流损失的要求第25-26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第26-29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6-28页
     ·论文创新之处第28-29页
第2章 强流负氢回旋加速器中的束流损失第29-42页
   ·强流负氢回旋加速器中的束流损失分类第29-30页
   ·洛伦兹剥离损失第30-33页
   ·残余气体剥离损失第33-34页
   ·引出区束流损失第34-40页
     ·剥离效率第35-37页
     ·剥离膜散射第37-40页
   ·空间电荷效应对束流损失的重要性第40页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3章 横向空间电荷力及轴向束流损失第42-55页
   ·结合空间电荷力及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必要性第42-45页
     ·记录轴向束流损失的方法第43页
     ·强流束流动力学模拟程序OPAL简介第43-45页
   ·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模型中的物理过程第45-52页
     ·粒子的能量损失第45-46页
     ·多次库仑散射第46-50页
     ·OPAL中束流与物质相互作用模块流程第50-52页
   ·CYCIAE-100中的轴向束流损失第52-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纵向空间电荷力及其对束流品质的影响第55-68页
   ·等时性加速器中空间电荷力导致的束团分裂第56-64页
     ·由于扰动带来的横向空间电荷场第56-58页
     ·存在空间电荷力时等时性加速器中的跃迁γ第58-59页
     ·带有纵向空间电荷场的色散关系第59-60页
     ·最快增长模式和相对应的增长率第60-64页
   ·强流不稳定性对CYCIAE-100中束流品质的影响第64-66页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5章 高功率加速器降低束流损失的实验方案和定量模拟第68-81页
   ·PSI 590MeV加速器中的残余辐射场第68-69页
   ·通过实验获取PSI 590MeV加速器的初始条件第69-70页
   ·在PSI 590MeV加速器中降低束流损失的实验和定量模拟第70-79页
     ·平顶腔相位第71-72页
     ·调谐线圈TC15的作用第72页
     ·注入的位置和角度第72-75页
     ·引出区附近束流径向分布的测量和模拟结果对照第75-77页
     ·引出时径向束流尺寸和流强的关系第77-79页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6章 CYCIAE-100中的辐射场分布及流强限值第81-98页
   ·计算方法和检验第81-84页
     ·计算程序与方法第81-82页
     ·对产生中子分布的校准第82-83页
     ·对产生残余放射性核素的校准第83-84页
   ·源项与几何模型第84页
   ·瞬发辐射场第84-86页
   ·残余辐射场第86-90页
   ·降低残余辐射场的措施第90-96页
     ·真空室内衬第90-93页
     ·低能区刮板第93-96页
   ·活化对CYCIAE-100流强提升的限制第96-97页
   ·本章小结第97-98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98-102页
   ·主要结果与讨论第98-101页
   ·展望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9页
致谢第109-111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11-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磁质子反冲谱仪的研制与实验研究
下一篇:丙酮酸激酶OsPK1对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