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处理漏油污水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5页 |
·石油污染及其危害 | 第10-11页 |
·国内外石油污染处理的方法 | 第11-13页 |
·含油污泥处理的方法 | 第11-12页 |
·含油废水处理的方法 | 第12-13页 |
·微生物降解石油技术发展概况 | 第13-16页 |
·微生物降解石油技术发展简史 | 第13-14页 |
·具有石油降解能力的微生物种类 | 第14-16页 |
·微生物降解石油的机理 | 第16-21页 |
·烷烃的降解机理 | 第17-18页 |
·芳烃的降解机理 | 第18-20页 |
·卤代芳香烃的降解机理 | 第20-21页 |
·影响微生物石油降油率的因素 | 第21-24页 |
·油的物理状态 | 第21页 |
·温度 | 第21-22页 |
·微生物的营养 | 第22页 |
·表面活性剂 | 第22-23页 |
·pH | 第23页 |
·生物可降解性 | 第23页 |
·石油烃的成分 | 第23-24页 |
·本课题的提出与研究方向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石油降解菌种的筛选 | 第25-36页 |
·前言 | 第25页 |
·实验材料 | 第25-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35页 |
·培养基 | 第27页 |
·漏油污水的制备 | 第27-28页 |
·污水中含油量的测定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 第28-30页 |
·石油降解菌的富集 | 第30页 |
·石油降解菌的初步筛选 | 第30-33页 |
·石油降解菌的复筛 | 第33-34页 |
·菌种的驯化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高效石油降解菌生长条件的研究 | 第36-45页 |
·前言 | 第36页 |
·实验材料 | 第36-37页 |
·实验仪器 | 第36-37页 |
·实验试剂 | 第37页 |
·W-1最佳生长条件的确定 | 第37-43页 |
·碳源、氮源对W-1生长的影响 | 第37-40页 |
·温度对W-1生长的影响 | 第40-41页 |
·pH对W-1生长的影响 | 第41-42页 |
·W-1生长曲线的绘制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影响W-1降油率的因素及菌种的初步鉴定 | 第45-58页 |
·前言 | 第45页 |
·实验材料 | 第45-47页 |
·实验仪器 | 第45-46页 |
·实验试剂 | 第46-47页 |
·影响W-1降油率的因素 | 第47-55页 |
·菌龄的选择 | 第47-48页 |
·接种量的选择 | 第48-49页 |
·N源的选择 | 第49-51页 |
·pH的影响 | 第51页 |
·盐浓度对W-1降油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第52-54页 |
·降油率及菌浓随时间的变化 | 第54-55页 |
·W-1的初步鉴定 | 第55-57页 |
·菌种W-1个体形态观察 | 第55-56页 |
·菌种W-1生理生化特征 | 第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主要结论 | 第58页 |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4-65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65-66页 |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