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常用外国语论文--英语论文--语文教学论文

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留学生高级阶段阅读眼动研究

内容提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46页
 第一节 本文题旨和研究的意义、内容、方法第15-23页
  1. 本文题旨第15页
  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5-19页
  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第19-21页
  4.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第21-23页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3-37页
  1. 阅读心理学理论第24-29页
   ·阅读与阅读模式第24页
   ·词汇认知第24-26页
   ·句子理解第26-27页
   ·篇章的阅读第27-28页
   ·阅读中的元认知及其他影响阅读的因素第28-29页
  2.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第29-37页
   ·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第29-31页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理论假说第31-36页
   ·当前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思潮第36-37页
 第三节 阅读眼动研究综述第37-46页
  1. 西方阅读眼动研究第37-42页
   ·基础阶段第37-38页
   ·应用阶段第38-41页
   ·认知心理学阶段第41-42页
  2. 在国外进行的汉语眼动研究第42-43页
  3. 国内阅读眼动研究第43-46页
第二章 实验第46-53页
 第一节 实验设计与研究参数第46-48页
  1. 实验设计第46页
  2. 研究参数第46-48页
 第二节 实验条件第48-51页
  1. 被试第48-49页
  2. 阅读材料第49-50页
  3. 实验设备第50-51页
 第三节 实验过程第51-53页
  1. 测试过程第51-52页
  2.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第52-53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统计分析第53-87页
 第一节 阅读成绩第53-56页
  1. 答题分数第53-54页
  2. 阅读速度第54-55页
  3. 阅读理解效率第55-56页
 第二节 眼动特征第56-68页
  1. 注视特征第56-60页
   ·总阅读时间第56-57页
   ·注视点持续时间第57-58页
   ·注视次数第58-59页
   ·注视频率第59-60页
  2. 眼跳特征第60-64页
   ·眼跳幅度第60-61页
   ·注视广度第61-62页
   ·眼跳速度第62-63页
   ·眨眼次数第63-64页
  3. 回视特征第64-67页
   ·回视次数第64-66页
   ·阅读方式第66-67页
  4. 瞳孔变化特征第67-68页
 第三节 信息区阅读第68-87页
  1. 对三类问题的阅读注视第68-71页
  2. 对动词和动词前后信息的阅读注视第71-74页
  3. 对功能词和意义词的阅读注视第74-78页
  4.对低频词和高频词的阅读注视第78-80页
  5.对低频字和高频字的阅读注视第80-82页
  6. 对不同笔画数汉字的阅读注视第82-85页
  7. 对篇章不同空间位置的阅读注视第85-87页
第四章 综合讨论第87-111页
 第一节 汉语二语高级阶段阅读的认知加工第87-91页
  1. 视觉缓冲器加工理论与眼脑假说第87-88页
  2. 从学生阅读情况看三种阅读模式第88-90页
  3. 中外学生汉语阅读理解规律的差异第90-91页
 第二节 汉语二语高级阶段的字词水平、眼动水平、注视水平第91-99页
  1. 字词水平第91-93页
  2. 眼动水平第93-95页
  3.注视水平第95-99页
 第三节 汉语二语高级阶段阅读理解策略与元认知能力第99-103页
  1.阅读策略第99-100页
  2.语义策略和句法策略第100-101页
  3.元认知能力第101-103页
 第四节 汉语二语教学论第103-111页
  1.汉字教学第103-106页
  2.词汇教学第106-109页
  3.阅读训练与元认知能力培养第109-111页
第五章 总结论第111-112页
结语第112-114页
附录第114-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4页
后记第124-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拇外翻微创技术对籽骨复位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600MW机组鼓泡床内脱除小液滴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