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构造地质学论文

鄂尔多斯东北缘中生代盆地演化及其对太行山区构造作用的指示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前言第11-16页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第11页
   ·研究范围及现状第11-12页
   ·研究目的第12-13页
     ·大鄂尔多斯盆地的存在与否第12-13页
     ·太行山区隆升时限及其与鄂尔多斯盆地的耦合关系第13页
   ·研究思路第13-15页
   ·完成的工作量第15-16页
     ·野外工作量第15页
     ·室内工作量第15-16页
2 区域地质概况第16-29页
   ·区域地层第17-21页
     ·中生代地层发育特征第17-21页
     ·盆地及邻区中生界地层对比第21页
   ·区域构造背景第21-29页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单元及演化史第22-26页
     ·太行山区构造-热作用第26-29页
3 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盆地充填特征第29-62页
   ·实测剖面及沉积环境解释第30-45页
     ·上三叠统延长组第30-36页
     ·中下侏罗统第36-45页
   ·古流向分析第45-47页
     ·方法及工作量第45-47页
     ·古流结果第47页
   ·物源分析第47-62页
     ·周缘古陆特征第49-51页
     ·碎屑骨架组分与物源第51-60页
     ·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物源第60-62页
4 剖面对比、盆地演化及大鄂尔多斯原型盆地恢复第62-89页
   ·剖面对比及盆地演化第62-76页
     ·研究区内及邻区剖面对比第62-72页
     ·盆地演化第72-76页
   ·大鄂尔多斯原型盆地恢复及构造背景第76-89页
     ·原型盆地恢复第76-84页
     ·盆地形成的构造背景第84-89页
5 盆地发育对太行山区构造作用的指示第89-98页
   ·太行山区构造作用第89-95页
     ·构造格局第89-92页
     ·山脉隆升时限第92-94页
     ·山脉隆升机制第94-95页
   ·盆山演化模式第95-96页
   ·中国东部中生代高原第96-98页
结论第98-99页
致谢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蛋白水平与来源对早期断奶犊牛消化代谢及胃肠道结构的影响
下一篇:中国特有词汇的有效翻译--中国英语合理性之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