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14页 |
引言 | 第14-18页 |
·课题来源与选题依据 | 第14-15页 |
·温度压力范围的确定 | 第15页 |
·相平衡与化学平衡研究的方法与意义 | 第15-17页 |
·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的意义 | 第17-18页 |
第一章 H_2O-CO_2-NaCl 体系相平衡耦合化学平衡 | 第18-58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18-20页 |
第二节 现象描述和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纯水的离子积(电离常数) | 第22页 |
·温度对平衡常数K_1 和K_2 的影响 | 第22-23页 |
·压力对平衡常数的影响 | 第23-25页 |
·纯水的饱和压 | 第25页 |
·氯化钠对化学物种平衡的影响 | 第25-27页 |
第三节 二氧化碳-水-盐模型的参数化 | 第27-45页 |
·二氧化碳-水二元体系 | 第27-34页 |
·二氧化碳-水-盐三元体系 | 第34-45页 |
第四节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45-56页 |
·计算化学物种平衡简洁的算法 | 第45-49页 |
·预测水溶液的pH 值 | 第49-52页 |
·预测碳酸的表观离解常数 | 第52-55页 |
·预测NaCl 水溶液中的碳酸氢根和碳酸根的浓度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二章 H_2O-CO_2-NaCl-CaCO_3体系相平衡耦合化学平衡 | 第58-97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58-60页 |
第二节 现象描述和理论基础 | 第60-78页 |
·独立化学物种,相态和化学反应 | 第61-63页 |
·反应的平衡常数作为温度和压力的函数 | 第63-64页 |
·溶液中化学物种反应的平衡常数的(K_1-K_6) | 第64-65页 |
·修正后的HKF 方程总结 | 第65-69页 |
·气液相平衡(K_7,K_8) | 第69-72页 |
·岩盐和方解石溶解度(K_9,K_10) | 第72页 |
·岩盐(石盐NaCl)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及离解常数的经验方程 | 第72-73页 |
·化学物种的非理想特性 | 第73页 |
·气相中物种的逸度系数 | 第73-74页 |
·水溶液中的化学物种的活度系数 | 第74-76页 |
·二氧化碳—氯化钠水溶液方解石溶解度的实验数据 | 第76-78页 |
·同时计算相平衡耦合的化学物种平衡的算法 | 第78页 |
第三节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78-96页 |
·碳酸钙方解石的溶解度的分类 | 第78-79页 |
·H_2O-CO_2-CaCO_3 体系 | 第79-81页 |
·H_2O-CO_2-NaCl -CaCO_3 体系 | 第81-88页 |
·影响碳酸钙方解石溶解度的因素 | 第88-91页 |
·岩盐的溶解度和二氧化碳的溶解度 | 第91-93页 |
·溶液的碱度 | 第93-94页 |
·溶液的pH 值 | 第94-95页 |
·钙在不同的化学物种之间的分配 | 第95-96页 |
小结 | 第96-97页 |
第三章 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数值模拟 | 第97-106页 |
第一节 二氧化碳地质储存体系的特点 | 第97-98页 |
第二节 TOUGH2 模拟软件的特点及应用 | 第98-106页 |
·TOUGH2 简介 | 第98-100页 |
·TOUGH2 的数值方法 | 第100-102页 |
·ECO2N 模块简介 | 第102-103页 |
·初步的模拟 | 第103-105页 |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第105-106页 |
结论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25页 |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 第125-126页 |
致谢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