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破产管理人监督制度的理论思考 | 第11-25页 |
第一节 破产管理人监督制度的必要性 | 第11-17页 |
一、破产管理人的法律地位的要求 | 第12-16页 |
二、破产程序的公平和效率目标的要求 | 第16-17页 |
第二节 管理人监督制度的监督标准 | 第17-20页 |
一、破产管理人对债权人利益的忠实性 | 第17-18页 |
二、破产管理人的勤勉和效率 | 第18-19页 |
三、破产管理人的公正性和行为端正 | 第19-20页 |
第三节 《企业破产法(试行)》中清算组监督制度的检讨 | 第20-25页 |
一、监督主体形同虚设 | 第20-22页 |
二、监督措施苍白无力 | 第22页 |
三、责任追究有名无实 | 第22-25页 |
第二章 破产管理人监督体制的立法借鉴 | 第25-33页 |
第一节 概说 | 第25-26页 |
第二节 监督主体 | 第26-29页 |
一、监督主体间的相互关系 | 第26-27页 |
二、对监督主体的具体规定 | 第27-29页 |
第三节 监督内容 | 第29-33页 |
一、破产管理人的选任 | 第30页 |
二、破产管理人的解任 | 第30-31页 |
三、对破产管理人行使职权的监督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我国破产管理人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33-43页 |
第一节 监督主体制度及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一、我国各监督主体间的相互关系 | 第33-34页 |
二、监督主体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第二节 破产管理人的选任机制及存在问题 | 第35-38页 |
一、选任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 第35-36页 |
二、选任资格及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第三节 破产管理人的解任机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8-39页 |
第四节 破产管理人行使职权的监督机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9-43页 |
一、许可权 | 第40页 |
二、知情权 | 第40-41页 |
三、异议权 | 第41-42页 |
四、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破产管理人监督制度的若干建议 | 第43-52页 |
第一节 建立专门的破产法庭,完善法院监督 | 第43-45页 |
第二节 细化债权人委员会的设置规定,完善债权人委员会的监督 | 第45-47页 |
一、明确债权人委员会的设立条件 | 第46页 |
二、明确债权人委员会的限定人数和决议方式 | 第46-47页 |
第三节 完善破产管理人的选任、解任机制 | 第47-50页 |
一、实行资格认证完善选任机制 | 第47-48页 |
二、赋予利害关系人申请破产管理人回避的权利完善选任机制 | 第48-49页 |
三、赋予债权人会议复议权完善解任机制 | 第49-50页 |
第四节 合理设计异议权,完善对破产管理人行使职权的监督 | 第50-52页 |
一、完善债权人委员会的异议权 | 第50-51页 |
二、完善债权人会议的异议权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