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赋概念的现代诠释及与中风发病相关性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 英文摘要 | 第10-16页 |
| 编写说明 | 第16-17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7-33页 |
| 遗传与中风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 第17-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33页 |
| 第二部分 前言 | 第33-36页 |
| 第三部分 禀赋概念的现代诠释 | 第36-82页 |
| 1 禀赋的概念 | 第36-62页 |
| ·禀赋概念溯源 | 第36-53页 |
| ·《黄帝内经》禀赋学思想 | 第36-41页 |
| ·禀赋由来 | 第37页 |
| ·禀赋生理 | 第37-38页 |
| ·禀赋病理 | 第38页 |
| ·禀赋诊断 | 第38-40页 |
| ·禀赋治疗 | 第40-41页 |
| ·历代医籍论禀赋 | 第41-53页 |
| ·禀赋概念的现代理解 | 第53-62页 |
| ·禀赋以遗传信息为主 | 第53-55页 |
| ·禀赋与胎传信息相关 | 第55-56页 |
| ·禀赋以体质的外在表现为其"形" | 第56-59页 |
| ·禀赋决定体质 | 第56-57页 |
| ·体质是禀赋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57-58页 |
| ·禀赋学说是体质分型的理论基础 | 第58-59页 |
| ·禀赋以先天遗传形成的心理状态为其"神" | 第59-62页 |
| ·禀赋的先天实质和后天表现 | 第62页 |
| 2 禀赋的特性 | 第62-69页 |
| ·先天性 | 第62-64页 |
| ·个体性 | 第64-66页 |
| ·地域性 | 第66-67页 |
| ·种族性 | 第67-68页 |
| ·可调性 | 第68-69页 |
| 3 禀赋的影响因素 | 第69-73页 |
| ·遗传因素 | 第69-71页 |
| ·环境因素 | 第71-73页 |
| ·母体环境 | 第71-72页 |
| ·生态环境 | 第72-73页 |
| 4 禀赋的调控 | 第73-80页 |
| ·远离病因,朝向健康 | 第74-75页 |
| ·既病防变,注重后天 | 第75-76页 |
| ·燮理阴阳,以平为期 | 第76-77页 |
| ·发扬优势,继承创新 | 第77-79页 |
| ·重视基因,展望未来 | 第79-80页 |
| 5 结语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2页 |
| 第四部分 禀赋与中风发病相关性研究 | 第82-99页 |
| 1 前言 | 第82-83页 |
| 2 资料与方法 | 第83-85页 |
| 3 结果 | 第85-90页 |
| ·一级亲属中风史与脑梗死 | 第85-89页 |
| ·五态性格与脑梗死 | 第89-90页 |
| 4 讨论 | 第90-96页 |
| ·遗传因素(一级亲属中风史)与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 | 第90-92页 |
| ·五态性格与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 | 第92-94页 |
| ·禀赋与中风发病相关性探讨 | 第94-96页 |
| ·禀赋与中风发病密切相关 | 第94-95页 |
| ·禀赋学说在中风病临床中的应用 | 第95-96页 |
| 5 说明 | 第96-97页 |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
| 第五部分 结论 | 第99-100页 |
| 致谢 | 第100-101页 |
| 个人简介及博士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论著 | 第101-102页 |
| 附件 | 第102-103页 |
| 1.《五态性格测验表》 | 第102-103页 |
| 2.《一级亲属中风史调查表》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