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领土论文--领空、航空法论文

国际航空运输自由化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第1-7页
绪论第7-8页
第一章 芝加哥公约体系概述第8-17页
 一、1944年《芝加哥公约》诞生的背景第8-9页
 二、《芝加哥公约》的基本内容第9-14页
  (一) 《芝加哥公约》的基本原则第9-10页
  (二) 《芝加哥公约》所确立的一般法律规则第10-12页
  (三)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的成立第12-13页
  (四) 国际航空运输争端解决机制第13-14页
 三、芝加哥样本协议和国际航空运输双边体制的形成第14-15页
  (一) 1944年芝加哥样本协议及其发展第14页
  (二) 国际航空运输双边体制第14-15页
 四、对芝加哥公约体系的评价第15-17页
  (一) 对航空运输业的管制色彩颇重第15-16页
  (二) 未赋予国际民航组织经济方面的管理权第16页
  (三) 双边条约体制的弊端第16-17页
第二章 自由化潮流的兴起和对芝加哥公约体系的影响第17-30页
 一、自由化兴起的背景第17-18页
 二、航权开放的具体内容第18-21页
  (一) 航空营运权的内容第18-20页
  (二) 航空营运权的开放第20-21页
 三、自由化的具体表现形式第21-23页
  (一) 区域航空运输自由化第21-22页
  (二) 航空运输自由化的其他体现第22-23页
 四、 自由化对传统的芝加哥公约体系的影响第23-30页
  (一) 对传统双边航空协定中"互惠原则"的动摇第24-25页
  (二) 航空安全秩序与航空自由的再调整第25-26页
  (三) 传统国际航空双边体制的区域多边化转变第26-27页
  (四) 世贸组织框架下GATS对双边航空运输协议的影响第27-28页
  (五) 代码共享的广泛使用对芝加哥公约体系的冲击第28-30页
第三章 对国际航空自由化的几点思考第30-40页
 一、航空自由化的利弊分析第30-32页
  (一) 航空自由化的优势第30页
  (二) 航空自由化的消极因素第30-32页
 二、如何完善芝加哥公约体系第32-36页
  (一) 引入互惠自由化模式第32页
  (二) 指定承运人标准范围的扩大第32-34页
  (三) 赋予航空市场准入多边体制合适的法律地位第34-35页
  (四) 自由化环境下争端解决的改善第35-36页
 三、应对航空自由化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第36-38页
 四、芝加哥公约体系与GATS的关系第38-40页
第四章 中国的航空自由化实践和立法建议第40-49页
 一、中国的相关航空立法第40-43页
  (一) 《民用航空法》的相关规定第40-42页
  (二) 《定期国际航空运输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第42-43页
 二、中国的航空自由化实践第43-45页
 三、完善中国航空立法的建议第45-49页
  (一) 对《民用航空法》修改的建议第45-47页
  (二) 对《管理规定》修改的建议第47-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幼儿园科学课程实施现状研究
下一篇:禀赋概念的现代诠释及与中风发病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