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8页 |
·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第2章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综述 | 第18-24页 |
·企业战略的含义 | 第18页 |
·战略管理理论主要流派及其观点综述 | 第18-24页 |
·以环境、市场分析为基础的经典企业战略理论 | 第18-21页 |
·以产业结构、竞争优势分析为基础的现代企业战略理论 | 第21-22页 |
·企业战略理论的新发展 | 第22-24页 |
第3章 中国联合水泥战略环境分析 | 第24-43页 |
·水泥行业PEST分析 | 第24-29页 |
·政治法律环境 | 第24-26页 |
·经济环境 | 第26-27页 |
·社会文化环境 | 第27-28页 |
·技术环境 | 第28-29页 |
·水泥行业的特点及其产业链简析 | 第29-30页 |
·水泥行业SCP模式分析 | 第30-32页 |
·水泥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 第32-39页 |
·潜 在的加入者 | 第33-35页 |
·替代品威胁 | 第35页 |
·买方讨价还价能力 | 第35页 |
·卖方讨价还价能力 | 第35页 |
·行业内部现有竞争者的抗衡 | 第35-39页 |
·我国水泥行业现状及发展形势 | 第39-43页 |
·我国水泥行业发展现状 | 第39-40页 |
·我国水泥工业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中国水泥工业发展预测 | 第42-43页 |
第4章 中国联合水泥的SWOT分析与战略的选择 | 第43-53页 |
·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 第43-44页 |
·优势(Strengths)分析 | 第44-46页 |
·石灰石资源 | 第44页 |
·交通运输 | 第44-45页 |
·资金 | 第45页 |
·技术 | 第45页 |
·规模 | 第45-46页 |
·劣势(Weaknesses)分析 | 第46-47页 |
·市场分散、缺乏控制力 | 第46页 |
·所在区域市场价格偏低 利润空间较小 | 第46页 |
·对企业的管控能力不强 | 第46页 |
·缺乏完善的营销管理体系 | 第46-47页 |
·机会(Oppotrunities)分析 | 第47-48页 |
·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支持 | 第47页 |
·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 第47页 |
·淘汰落后为新型干法水泥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 第47-48页 |
·整合时机到来 | 第48页 |
·威胁(Threats)分析 | 第48-50页 |
·现有竞争对手的威胁 | 第48-49页 |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第49页 |
·立窑企业仍具有较大的生存空间 | 第49页 |
·市场区域内水泥供大于求 | 第49-50页 |
·基于SWOT分析的中国联合水泥发展战略选择 | 第50-53页 |
·中国联合水泥SWOT评价矩阵 | 第50-51页 |
·企业战略选择 | 第51-53页 |
第5章 中国联合水泥的发展战略规划体系 | 第53-62页 |
·企业使命(Mission)和愿景(Vision) | 第53-54页 |
·中国联合水泥BHAG | 第54页 |
·中国联合水泥的业务定位 | 第54-56页 |
·市场定位 | 第54-55页 |
·产品定位 | 第55页 |
·客户定位 | 第55-56页 |
·中国联合水泥一体化战略 | 第56-57页 |
·中国联合水泥区域发展战略 | 第57-60页 |
·淮海经济区 | 第57-58页 |
·山东省东北部 | 第58-59页 |
·河南省 | 第59页 |
·河北省南部 | 第59-60页 |
·中国联合水泥国际发展战略 | 第60-62页 |
·扩大出口战略(Enlarge Export Strategy) | 第60-61页 |
·国际并购战略(Transnational Merger&Acquisition Strategy) | 第61-62页 |
第6章 中国联合水泥战略实施保障体系 | 第62-72页 |
·完善以公司制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 | 第62-64页 |
·优化企业内部组织结构 | 第64-66页 |
·建立投融资渠道多元化的财务保障体系 | 第66页 |
·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人力资本管理体系 | 第66-68页 |
·加强市场营销网络建设 | 第68页 |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 第68-69页 |
·营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 第69-72页 |
第7章 论文的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论文的结论与创新之处 | 第72-73页 |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72-73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 | 第73页 |
·论文的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