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Summary | 第3-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6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8-10页 |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0-12页 |
·国内外农业知识产权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3-14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 第16-44页 |
·农业知识产权的概念与特征 | 第16-21页 |
·农业知识产权的概念 | 第16-19页 |
·农业知识产权的特征 | 第19-21页 |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理论 | 第21-28页 |
·知识经济的相关理论 | 第21-27页 |
·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 | 第27-28页 |
·国外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 | 第28-33页 |
·美国 | 第29-30页 |
·欧洲 | 第30-32页 |
·日本 | 第32页 |
·对地理标志的保护 | 第32-33页 |
·中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概况 | 第33-40页 |
·中国农业知识产权立法现状 | 第34-37页 |
·农业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 | 第37-38页 |
·中国农业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 第38-40页 |
·对中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反思 | 第40-44页 |
·政府主导功能积极,农业知识产权主体保护消极 | 第40-42页 |
·与国外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 第42-44页 |
第三章 甘肃省农业知识保护现状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59页 |
·甘肃省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 第44-54页 |
·甘肃省知识产权司法行政保护状况 | 第44-45页 |
·甘肃省农业专利权保护现状 | 第45-48页 |
·甘肃省农业商标权保护现状 | 第48-51页 |
·甘肃省农业著作权保护现状 | 第51-53页 |
·甘肃省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现状 | 第53-54页 |
·影响甘肃省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54-59页 |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第54-55页 |
·政府主导功能的发挥 | 第55页 |
·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保护行为 | 第55-56页 |
·技术市场体系 | 第56-57页 |
·知识产品消费 | 第57页 |
·农业信息化进程 | 第57-59页 |
第四章 甘肃省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9-79页 |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影响了农业知识产品的生产 | 第59-63页 |
·农业科技人才总量的优势不明显 | 第61-62页 |
·农业科技机构分散严重 | 第62页 |
·农业科技创新的分工不明确 | 第62页 |
·缺乏农业科技研发计划和协作精神 | 第62页 |
·农业科技投入不足 | 第62-63页 |
·技术市场体系不健全,影响了知识产品交换价值的发挥 | 第63-65页 |
·技术市场的技术服务功能有待发展 | 第64页 |
·技术市场发展的外部环境没有过多地改善 | 第64页 |
·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的资金短缺 | 第64页 |
·没有建立好技术市场的价格机制 | 第64-65页 |
·地方政府的主导功能不够完善,影响了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环境 | 第65-70页 |
·地方性知识产权规章制度不完善 | 第68页 |
·知识产权保护部门工作机制需要协调 | 第68-69页 |
·知识产权保护经费投入不足 | 第69页 |
·对权利主体的知识产权培训、对社会宣传需要加大 | 第69-70页 |
·对动植物新品种保护不够重视 | 第70页 |
·知识产权权利主体保护不到位,导致了知识产权的大量流失 | 第70-74页 |
·企事业单位等权利人内部管理机构不健全 | 第71页 |
·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缺乏基本制度 | 第71-72页 |
·知识产权流失现象严重 | 第72-74页 |
·知识产权信息利用水平低 | 第74页 |
·企事业单位缺乏知识产权方面的国际规则和惯例知识 | 第74页 |
·农民缺乏消费农业知识产品的能力,导致了农业技术市场的买方相对缺位 | 第74-77页 |
·农业的信息化进程缓慢,导致市场交易不畅 | 第77-79页 |
第五章 加强甘肃省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建议 | 第79-92页 |
·加大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 | 第79-80页 |
·加强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开发 | 第79页 |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动科技创新 | 第79页 |
·促进产学研结合 | 第79-80页 |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 第80页 |
·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 第80页 |
·健全甘肃省技术市场体系 | 第80-81页 |
·完善甘肃省地方政府的主导功能 | 第81-84页 |
·制定地方性知识产权保护行政规章和激励政策 | 第81页 |
·协调各部门之间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 第81-84页 |
(1) 在知识产权保护中政府要实现正确的定位 | 第81-82页 |
(2) 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构建合理的政府职能 | 第82页 |
(3) 建立协调的政府关系 | 第82-84页 |
·加强农业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保护 | 第84-85页 |
·提高单位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 第84-85页 |
·建立健全单位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 第85页 |
·健立健全单位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 第85页 |
·强化和规范科研档案管理工作 | 第85页 |
·提高甘肃省农民对农业知识产品的消费能力 | 第85-87页 |
·开办各种形式的农民教育 | 第86页 |
·提高包括电脑在内的大众媒体覆盖率 | 第86页 |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 第86页 |
·加大农业技术的示范推广 | 第86-87页 |
·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对知识产品的需求和支付能力 | 第87页 |
·加快甘肃省农业信息化进程 | 第87-92页 |
·强化信息意识,提高信息服务和应用水平 | 第87-88页 |
·以政府为主导,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第88页 |
·开发整合信息资源,努力实现资源共享 | 第88-89页 |
·加强队伍建设,为农业信息化提供人才保障 | 第89页 |
·在体系建设中突破难点,实现信息进村入户 | 第89-90页 |
·强化法规制度建设,提高农业信息质量和网络安全 | 第90-92页 |
结束语 | 第92-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个人简介 | 第99-100页 |
导师简介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