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 第9-10页 |
·研究框架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乡村旅游概念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国内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国外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近期乡村旅游研究热点综述 | 第13-14页 |
·近期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热点 | 第13页 |
·近期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热点 | 第13-14页 |
3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相关理论依据 | 第14-16页 |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4-15页 |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基本内容 | 第14-15页 |
·乡村旅游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 | 第15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5-16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内涵 | 第15-16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国外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页 |
4 研究区域调查 | 第16-36页 |
·两地乡村旅游访谈调查与发展阶段特征分析 | 第17-22页 |
·安宁桃园乡村旅游访谈调查与发展阶段特征分析 | 第17-19页 |
·什川梨园景区乡村旅游访谈调查与发展阶段特征分析 | 第19-22页 |
·安宁桃园、什川梨园景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 | 第22-26页 |
·优势分析(strength) | 第22-23页 |
·劣势分析(weakness) | 第23-24页 |
·机遇分析(opportunity) | 第24-25页 |
·挑战与威胁分析(threat) | 第25-26页 |
·两地游客问卷结果比较分析 | 第26-36页 |
·问卷调查及结果 | 第26-34页 |
·两地游客问卷调查结果总体述评 | 第34-36页 |
5 安宁桃园、什川梨园景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分析 | 第36-53页 |
·基于不同视角的两地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分析与评价 | 第36-48页 |
·基于开发依托类型的视角 | 第36-37页 |
·基于动力或协调机制的视角 | 第37-41页 |
·基于经营管理的视角 | 第41-44页 |
·基于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视角 | 第44-48页 |
·小结 | 第48页 |
·两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 | 第48-53页 |
·构建原则 | 第48-49页 |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构建与分析 | 第49-5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3-56页 |
·研究结论 | 第53-54页 |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54-55页 |
·研究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