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 | 第13-14页 |
·加工贸易的作用 | 第14-18页 |
第2章 加工贸易的含义和升级的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加工贸易的含义 | 第18页 |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第3章 我国加工贸易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 | 第24-29页 |
·加工贸易企业主体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 | 第24-25页 |
·加工贸易企业仍处价值链低端,并以进料加工为主 | 第25-26页 |
·产品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 | 第26页 |
·增值水平有所提高,但总体发展缓慢 | 第26-27页 |
·加工贸易与国内产业间的关联程度低 | 第27-28页 |
·加工贸易企业“遍地开花”且区域分布集中,发展不平衡 | 第28-29页 |
第4章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29-40页 |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 第29-33页 |
·东部地区的比较优势逐步削弱 | 第29-30页 |
·资源和环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 第30-31页 |
·贸易环境恶化 | 第31页 |
·经济安全 | 第31-32页 |
·近年政策持续收紧,促企业转型 | 第32-33页 |
·转型升级面临的机遇 | 第33-35页 |
·全球化不断深化,跨国产业转移为升级带来新机遇 | 第33-34页 |
·产业内分工成为国际分工主要形式,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成为加工贸易主体 | 第34页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凸显中国市场潜在的优势 | 第34-35页 |
·转型升级面临的制约因素 | 第35-37页 |
·制造业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某种背离,影响产业的整体协调发展 | 第35页 |
·产业技术水平落后,核心专利技术和自有品牌缺失 | 第35-36页 |
·政策环境因素不容忽视 | 第36-37页 |
·转型升级的方向 | 第37-40页 |
·立足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军高科技领域 | 第37页 |
·努力提升在价值链中的地位,由底部向两端延伸 | 第37-38页 |
·提高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加工贸易主体转变 | 第38页 |
·促进加工贸易企业进行国内采购 | 第38-39页 |
·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 第39-40页 |
第5章 转型升级的对策 | 第40-45页 |
·将产业政策与外资政策结合起来,提升加工贸易的门槛 | 第40页 |
·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和深加工结转政策 | 第40-41页 |
·鼓励内资企业发展加工贸易,促进外源型经济与内源型经济协调发展 | 第41页 |
·完善出口加工区的功能 | 第41-42页 |
·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监管体制,适应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要求 | 第42页 |
·加大资金投入,改革科研体制和重视对技术工人的培养 | 第42-43页 |
·发挥各地区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第43页 |
·制定科学合理的原产地规则,为我国加工贸易服务 | 第43页 |
·积极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尾注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