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弁言 | 第7-9页 |
上篇 启蒙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 | 第9-17页 |
第一节 启蒙主义的溯源考证 | 第9-13页 |
第二节 历史与审美的二大吊诡 | 第13-17页 |
“人生”而“艺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指导思想的吊诡 | 第14-15页 |
“战士”与“诗人”: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社会身份的吊诡 | 第15-17页 |
下篇 “为人生”与五四新文学理论建构的逻辑关系及其历史转向 | 第17-44页 |
第一节 现代性的悖论 | 第17-22页 |
第二节 想像的现代性 | 第22-40页 |
传统的底色 | 第22-26页 |
日本的体验 | 第26-30页 |
西方的想像 | 第30-34页 |
苏俄的嫁接 | 第34-40页 |
第三节 理论实践对价值预设的历史性偏离 | 第40-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