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醋栗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引言 | 第13-27页 |
·小浆果挥发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小浆果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构成 | 第13-16页 |
·影响挥发物质构成的因素 | 第16-18页 |
·芳香物质合成途径 | 第18-23页 |
·以氨基酸为前体的生物合成 | 第18-19页 |
·以脂肪酸为前体的生物合成 | 第19-20页 |
·以单糖、糖苷为前体的生物合成 | 第20-21页 |
·以羟基酸为前体物的生物合成 | 第21-23页 |
·芳香物质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芳香物质提取方法的研究 | 第23-24页 |
·芳香物质分离定量方法的研究 | 第24-25页 |
·芳香物质定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 第2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7-30页 |
·试验材料 | 第27页 |
·试验仪器 | 第27页 |
·试验方法 | 第27-29页 |
·最佳萃取参数研究 | 第27-28页 |
·黑穗醋栗不同成熟度果实挥发性成分分析 | 第28页 |
·黑穗醋栗叶芽籽挥发性成分分析 | 第28页 |
·不同种类穗醋栗果实挥发性成分分析 | 第28-29页 |
·黑穗醋栗果汁加工中挥发性成分变化 | 第29页 |
·浓缩汁与发酵汁挥发性成分分析 | 第29页 |
·数据处理 | 第29-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78页 |
·最佳萃取参数研究 | 第30-35页 |
·萃取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30页 |
·温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30-31页 |
·样品量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31-32页 |
·萃取时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32-33页 |
·最佳萃取参数的确立 | 第33-35页 |
·黑穗醋栗不同成熟度果实挥发性成分分析 | 第35-44页 |
·“布劳德”不同成熟度果实挥发性成分组成 | 第35-41页 |
·“布劳德”不同成熟度果实主要挥发性成分分析 | 第41-43页 |
·“布劳德”不同成熟度果实萜类物质比较 | 第43-44页 |
·黑穗醋栗叶、芽和籽挥发物成分分析 | 第44-56页 |
·黑穗醋栗叶片挥发性成分组成 | 第44-47页 |
·黑穗醋栗芽挥发性成分组成 | 第47-50页 |
·黑穗醋栗籽挥发性成分组成 | 第50-52页 |
·叶、芽、籽和果实主要挥发性成分比较 | 第52-53页 |
·叶、芽、籽和果实中萜类物质比较 | 第53-56页 |
·不同种类穗醋栗果实挥发物成分分析 | 第56-62页 |
·红穗醋栗果实挥发性成分组成 | 第56-57页 |
·白穗醋栗果实挥发性成分组成 | 第57-59页 |
·不同种类穗醋栗果实主要挥发性成分比较 | 第59-61页 |
·不同种类穗醋栗果实中萜类物质比较 | 第61-62页 |
·黑穗醋栗果汁加工中挥发性成分变化 | 第62-72页 |
·果汁加工中挥发性成分组成变化 | 第62-65页 |
·果渣中挥发性成组成 | 第65-69页 |
·果汁加工中主要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 第69-71页 |
·果汁加工中萜类物质变化 | 第71-72页 |
·浓缩汁与发酵汁挥发性成分分析 | 第72-78页 |
·浓缩汁挥发性成分组成 | 第72-74页 |
·发酵汁挥发性成分组成 | 第74-76页 |
·发酵汁与浓缩汁主要挥发性成分分析 | 第76页 |
·发酵汁与浓缩汁中萜类物质比较 | 第76-78页 |
4 讨论 | 第78-82页 |
·最佳萃取条件研究 | 第78页 |
·黑穗醋栗不同成熟度果实挥发性成分分析 | 第78-79页 |
·黑穗醋栗叶、芽和籽挥发性成分分析 | 第79-80页 |
·不同种类穗醋栗果实挥发性成分分析 | 第80页 |
·黑穗醋栗果汁加工中挥发性成分变化 | 第80-81页 |
·浓缩汁与发酵汁挥发性成分分析 | 第81-82页 |
5 结论 | 第82-85页 |
·最佳萃取条件研究 | 第82页 |
·黑穗醋栗不同成熟度果实挥发性成分分析 | 第82页 |
·黑穗醋栗叶、芽和籽挥发性成分分析 | 第82-83页 |
·不同种类穗醋栗果实挥发性成分分析 | 第83页 |
·黑穗醋栗果汁加工中挥发性成分变化 | 第83-84页 |
·浓缩汁与发酵汁挥发性成分分析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