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引言 | 第13-23页 |
·猪肺炎支原体基本特性 | 第13页 |
·猪气喘病血清学 | 第13页 |
·猪肺炎支原体的黏附因子P97 | 第13-14页 |
·猪肺炎支原体主要免疫原蛋白 | 第14-16页 |
·热休克蛋白 | 第14-15页 |
·其他膜蛋白 | 第15-16页 |
·诊断方法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临床诊断 | 第16页 |
·血清学抗体检测 | 第16-17页 |
·病原学诊断检测 | 第17页 |
·核酸探针检测 | 第17-18页 |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第18页 |
·Mhp 疫苗 | 第18-20页 |
·国内常规疫苗概况 | 第18-19页 |
·基因工程疫苗 | 第19-20页 |
·抗猪肺支原体主要免疫原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抗P36 蛋白单抗 | 第20页 |
·抗P46 蛋白单抗 | 第20页 |
·抗P74 蛋白单抗 | 第20-21页 |
·抗P97 蛋白单抗 | 第21页 |
·抗P65 蛋白单抗 | 第2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6页 |
·试验材料 | 第23-26页 |
·毒株、菌株与质粒 | 第23页 |
·动物与细胞 | 第23页 |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主要设备 | 第23-24页 |
·主要溶液及其配制 | 第24-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36页 |
·目的基因的克隆连接与鉴定 | 第26-29页 |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纯化及SDS-PAGE 电泳检测 | 第29-31页 |
·6P-1-DnkC 及纯化蛋白28a-DnkC 免疫原性分析 | 第31页 |
·BALB/C 小鼠免疫程序 | 第31-32页 |
·筛选方法(间接ELISA)的建立 | 第32页 |
·细胞融合 | 第32-33页 |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筛选及克隆化 | 第33-34页 |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 第34-35页 |
·单克隆抗体特性的鉴定 | 第35-36页 |
3 结果 | 第36-46页 |
·目的基因的克隆连接与鉴定 | 第36-38页 |
·PCR 扩增目的基因 | 第36页 |
·pMD-18-TDnakc 质粒鉴定结果 | 第36-37页 |
·pET-28a-Dnakc 和pGEX-6P-1-Dnakc 的双酶切鉴定结果 | 第37-38页 |
·重组蛋白28a-DnakC、6P-1-DnakC SDS-PAGE 分析 | 第38-40页 |
·重组蛋白28a-DnakC SDS-PAGE 分析 | 第38-39页 |
·重组蛋白6P-1-DnakC SDS-PAGE 分析 | 第39-40页 |
·重组蛋白28a-DnakC 的纯化及浓度测定 | 第40页 |
·重组蛋白28a-DnakC 的纯化 | 第40页 |
·重组蛋白pET-28aDnakC 浓度的测定 | 第40页 |
·重组蛋白28a-DnakC 和6P-1-DnakC 免疫原性分析 | 第40-41页 |
·蛋白pET-28aDnakC 包被ELISA 方法最佳工作条件的建立 | 第41-42页 |
·动物抗体水平检测 | 第42页 |
·融合细胞筛选 | 第42-43页 |
·细胞融合率与阳性率的计算 | 第42页 |
·单克隆抗体的筛选与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 第42页 |
·抗Dnak 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建立 | 第42-43页 |
·抗体亚类鉴定结果 | 第43页 |
·单克隆抗体特性的鉴定结果 | 第43-46页 |
·单克隆抗体ELISA 效价 | 第43页 |
·ELISA 检测两株单抗与重组蛋白28a-DnakC 的反应性 | 第43-44页 |
·单抗的Western-blot 分析 | 第44-45页 |
·单克隆抗体的稳定性及抗原表位分析 | 第45-46页 |
4 讨论 | 第46-50页 |
·单抗抗原的选择 | 第46页 |
·Dnak 基因C 端的选择 | 第46页 |
·筛选系统的建立 | 第46-47页 |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第47-49页 |
·免疫抗原 | 第47页 |
·细胞融合 | 第47-48页 |
·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和冻存 | 第48页 |
·单克隆抗体的生产和效价测定 | 第48-49页 |
·单抗免疫原性结果的分析 | 第49-50页 |
5 结论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附录 | 第57-5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