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音乐制作中电子合成音色的应用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 绪论 | 第6-8页 |
| 一、有关电子音乐 | 第6-7页 |
| 二、有关电子音色 | 第7-8页 |
| 第一章:电子音色的音响特征和音色构成分析 | 第8-14页 |
| ·电子音色的音响特征 | 第8-11页 |
| ·音色演奏的拓展性 | 第8-9页 |
| ·音色编辑的自由性 | 第9页 |
| ·声音的动态变化性 | 第9-10页 |
| ·音色听感上的机械性 | 第10-11页 |
| ·电子音色的音色构成分析 | 第11-13页 |
| ·本章小节 | 第13-14页 |
| 第二章:电子音色的分类和命名 | 第14-18页 |
| ·电子音色的分类 | 第14-15页 |
| ·按照织体功能 | 第14页 |
| ·按照乐器类别 | 第14页 |
| ·根据音色适于的音乐风格 | 第14-15页 |
| ·按照音色的客观发声属性 | 第15页 |
| ·按照音色的主观意象属性 | 第15页 |
| ·按照音色的合成方式 | 第15页 |
| ·电子音色的命名 | 第15-16页 |
| ·直接按照音色的主观意象属性 | 第15-16页 |
| ·按照织体功能具体化音色 | 第16页 |
| ·按照乐器类别具体化音色 | 第16页 |
| ·合成打击乐器的命名 | 第16页 |
| ·Coresound 功能 | 第16-17页 |
| ·本章小节 | 第17-18页 |
| 第三章 电子音色在音乐织体各层次中的应用 | 第18-25页 |
| ·旋律层 | 第18-19页 |
| ·和声背景层 | 第19-22页 |
| ·融合性背景层 | 第19-21页 |
| ·节奏背景层 | 第21-22页 |
| ·效果层 | 第22-23页 |
| ·低音层 | 第23-24页 |
| ·打击乐层 | 第24页 |
| ·本章小节 | 第24-25页 |
| 第四章:电子音色编辑的独特性及主要手段 | 第25-34页 |
| ·演奏控制手段 | 第25-29页 |
| ·琶音器 | 第25-26页 |
| ·滑音 | 第26页 |
| ·音符的切片 | 第26-27页 |
| ·弯音轮和调制轮 | 第27页 |
| ·力度跟踪)和键位跟踪 | 第27-28页 |
| ·呼吸控制器 | 第28页 |
| ·通道触后 | 第28-29页 |
| ·音色调制手段 | 第29-33页 |
| ·滤波器 | 第29-30页 |
| ·包络发生器 | 第30-31页 |
| ·低频振荡器 | 第31-33页 |
| ·本章小节 | 第33-34页 |
| 结语 | 第34-36页 |
| 致谢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