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导论 | 第8-17页 |
·问题的提出、界定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5页 |
·社会信息化的纵深发展 | 第8-9页 |
·从信息传播角度看农村信息化问题的提出 | 第9-12页 |
·农村信息化问题根源于“三农”问题 | 第12-14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2 农村信息化的内涵与问题的维度 | 第17-28页 |
·几个概念 | 第17-19页 |
·信息与信息化 | 第17页 |
·农村信息化 | 第17-19页 |
·农村信息化是农村信息成为生产、生活要素的过程 | 第19-22页 |
·农村信息的分类 | 第19-21页 |
·农村信息要素化的过程 | 第21-22页 |
·农村信息化是信息传播科技和工具在农村普及应用的过程 | 第22-23页 |
·农村信息科技和信息工具分析 | 第22-23页 |
·信息传播科技和工具是农村信息化的物质基础 | 第23页 |
·发展传播学关于农村信息化过程的认识 | 第23-28页 |
·加速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 第24页 |
·加速乡村生活的现代化 | 第24-25页 |
·加速乡村居民的现代化 | 第25-28页 |
3 阻碍农村信息化的特殊因素 | 第28-40页 |
·“他者” | 第28-30页 |
·“他者”概述 | 第28页 |
·农村信息化问题中的“他者” | 第28-29页 |
·走出“他者”的困境 | 第29-30页 |
·农村信息化的动力与阻力 | 第30-32页 |
·政府的动力 | 第30-31页 |
·农民的动力 | 第31-32页 |
·大众传媒对“三农”的偏视 | 第32-40页 |
·偏视实证研究方案设计 | 第32页 |
·忽视:常见大众传媒涉农信息份额微不足道 | 第32-34页 |
·审视:涉农新闻的基本姿态 | 第34-38页 |
·大众传媒的偏视对农村信息化的影响 | 第38-40页 |
4 解决农村信息化问题的传播学思考 | 第40-49页 |
·农村信息化问题的社会与经济分析 | 第40-41页 |
·农村“意见领袖”及其传播学意义 | 第41-44页 |
·高级农民培训班的启示 | 第41-42页 |
·“意见领袖”与普通农民传播媒介接触差异 | 第42-43页 |
·“意见领袖”的传播学意义 | 第43-44页 |
·“漫灌”模式 | 第44-46页 |
·“漫灌”模式图 | 第44-45页 |
·“漫灌”模式的传播学结构 | 第45-46页 |
·“滴灌”模式 | 第46-49页 |
·“滴灌”模式图 | 第47-48页 |
·“漫灌”模式的传播学分析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