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P2P仿真技术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P2P相关介绍 | 第12页 |
·P2P的迅速发展 | 第12-13页 |
·P2P研究面临的困难 | 第13-15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页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第二章 P2P仿真技术相关研究 | 第17-31页 |
·系统仿真简介 | 第17-21页 |
·模拟与仿真 | 第17页 |
·系统仿真的定义 | 第17-18页 |
·系统仿真基本框架 | 第18-19页 |
·系统仿真的工作流程 | 第19-20页 |
·系统仿真的分类 | 第20-21页 |
·网络仿真简介 | 第21-23页 |
·网络仿真定义 | 第21-22页 |
·网络仿真系统 | 第22-23页 |
·P2P仿真简介 | 第23-26页 |
·P2P仿真定义 | 第23页 |
·P2P仿真系统 | 第23-24页 |
·P2P仿真系统分类 | 第24-25页 |
·P2P仿真系统评估标准 | 第25-26页 |
·现有P2P仿真系统特点及比较 | 第26-29页 |
·现有P2P仿真系统存在的不足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分布式P2P仿真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 第31-54页 |
·引言 | 第31-32页 |
·分布式P2P仿真系统相关介绍 | 第32-35页 |
·分布式P2P仿真系统设计原则 | 第32-33页 |
·分布式P2P仿真系统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 第33-35页 |
·分布式P2P仿真网络环境 | 第35-37页 |
·双引擎分布式P2P仿真系统体系结构 | 第37-40页 |
·相关基本概念 | 第37-38页 |
·双引擎分布式P2P仿真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第38-39页 |
·双引擎分布式P2P仿真系统双引擎交互 | 第39-40页 |
·双引擎分布式P2P仿真系统体系结构关键技术 | 第40-52页 |
·节点仿真引擎关键技术 | 第40-45页 |
·网络拓扑管理 | 第41-43页 |
·仿真节点调度 | 第43-44页 |
·仿真协议执行 | 第44-45页 |
·网络仿真引擎关键技术 | 第45-50页 |
·仿真消息格式 | 第45-46页 |
·网络连接管理 | 第46-49页 |
·仿真信息交互 | 第49-50页 |
·仿真消息队列管理 | 第50页 |
·双引擎协作运行关键技术 | 第50-52页 |
·仿真消息创建与发送 | 第51页 |
·仿真消息接收与处理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分布式P2P仿真系统负载均衡算法研究 | 第54-73页 |
·引言 | 第54-55页 |
·网络拓扑k划分相关介绍 | 第55-56页 |
·网络拓扑k划分定义 | 第55-56页 |
·图划分算法相关介绍 | 第56页 |
·基于度序列和广度优先搜索的网络拓扑k划分算法 | 第56-59页 |
·算法描述 | 第56-58页 |
·算法实例 | 第58-59页 |
·算法分析 | 第59页 |
·实验分析 | 第59-72页 |
·评估指标 | 第59-60页 |
·实验环境及参数设计 | 第60-61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1-72页 |
·负载平衡度与边切割平衡度实验分析 | 第61-63页 |
·划分子集大小与边切割大小实验分析 | 第63-65页 |
·边切割率实验分析 | 第65-68页 |
·划分稳定性实验分析 | 第68-69页 |
·时间复杂度实验分析 | 第69-70页 |
·划分算法比较实验分析 | 第70-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双引擎分布式P2P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73-98页 |
·双引擎分布式P2P仿真系统需求概述 | 第73页 |
·双引擎分布式P2P仿真系统功能结构 | 第73-75页 |
·仿真管理计算机功能结构 | 第74页 |
·仿真应用计算机功能结构 | 第74-75页 |
·双引擎分布式P2P仿真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 第75-87页 |
·仿真运行管理 | 第75-78页 |
·仿真成员管理 | 第75-76页 |
·仿真成员加入 | 第76-77页 |
·仿真时间同步 | 第77-78页 |
·仿真任务运行 | 第78页 |
·仿真配置管理 | 第78-81页 |
·仿真任务规划 | 第78-79页 |
·仿真任务分配 | 第79-80页 |
·仿真运行初始化 | 第80-81页 |
·网络拓扑管理 | 第81-85页 |
·全局网络拓扑构建 | 第81-82页 |
·网络拓扑划分 | 第82-84页 |
·子网拓扑构建 | 第84-85页 |
·信息交互管理 | 第85-86页 |
·原始协议数据单元 | 第85页 |
·仿真信息交互 | 第85-86页 |
·仿真数据统计 | 第86-87页 |
·双引擎分布式P2P仿真系统测试 | 第87-97页 |
·Gnutella协议简介 | 第87-88页 |
·Gnutella协议仿真设计与实验 | 第88-93页 |
·仿真消息设计 | 第89页 |
·相关数据结构设计 | 第89-90页 |
·仿真协议设计 | 第90-93页 |
·Gnutella协议仿真实验 | 第93页 |
·双引擎分布式P2P仿真系统仿真规模测试 | 第93-95页 |
·双引擎分布式P2P仿真系统仿真真实度测试 | 第95-97页 |
·小结 | 第97-9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98-100页 |
·工作总结 | 第98-99页 |
·未来的研究工作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5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