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现代法律意识概述 | 第9-17页 |
·法律意识的概念 | 第9-10页 |
·法律意识的内容 | 第10-12页 |
·法的形式观层面 | 第10-11页 |
·法的价值观层面 | 第11-12页 |
·现代法律意识及其特点 | 第12-17页 |
·现代法律意识的形式合理性要素 | 第13-14页 |
·现代法律意识的价值合理性要素 | 第14-17页 |
2 现代法律意识的精神内涵 | 第17-32页 |
·规则意识——现代法律意识的核心要素 | 第17-24页 |
·一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 第17-21页 |
·规则意识的内涵剖析 | 第21-22页 |
·中国状况的反思 | 第22-24页 |
·正义理念——现代法律意识的价值追求 | 第24-28页 |
·为什么需要正义理念 | 第24-25页 |
·正义的基本内涵 | 第25-26页 |
·现代社会中正义理念的基本要求 | 第26-27页 |
·产生正义理念的动力 | 第27-28页 |
·公共理性——现代法律意识的精神底蕴 | 第28-32页 |
·关于公共理性的界说 | 第29-30页 |
·公共理性的重要意义 | 第30-32页 |
3 现代法律意识的形成规律 | 第32-40页 |
·现代法律意识的形成规律概述 | 第32-33页 |
·现代法律意识源头和历史演变 | 第33-37页 |
·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法治主义 | 第33-34页 |
·中世纪的法治理念 | 第34-36页 |
·基督教对现代法律意识形成的影响 | 第36-37页 |
·西方现代法律意识生成的特点 | 第37-40页 |
·经济因素:近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 第38页 |
·社会结构因素:社会的多元构成和市民社会的形成 | 第38页 |
·观念因素:理性观念和对“至上规则”的信仰 | 第38-40页 |
4 中国现代法律意识的培育路径 | 第40-49页 |
·部落战争与宗法制度对法律意识的影响 | 第40-42页 |
·部落战争的影响 | 第40-41页 |
·宗法制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小农经济对法律意识的影响 | 第42-45页 |
·限制了法律的调整范围,导致权利意识和规则意识的淡薄 | 第42-43页 |
·农耕文化导致公众缺乏自由精神和现代化动力 | 第43-44页 |
·天命思想对人的主体性的抑制 | 第44-45页 |
·中国现代法律意识培育的重点 | 第45-49页 |
·破除权谋意识,树立规则至上的观念 | 第45-47页 |
·培育正义理念 | 第47页 |
·弘扬公共理性精神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