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第7-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 LFY基因的研究 | 第10-12页 |
·LFY基因功能作用的研究 | 第10-11页 |
·LFY基因在成花各阶段中的作用 | 第11页 |
·LFY基因的表达 | 第11-12页 |
2 植物LFY同源基因 | 第12-16页 |
·LFY同源基因的表达特性 | 第13-16页 |
·苹果中LFY同源基因的表达 | 第14-15页 |
·银杏LEAFY同源基因的时空表达 | 第15页 |
·DFL基因的表达 | 第15-16页 |
3 菊花遗传转化的研究 | 第16-18页 |
·菊花转基因研究进展 | 第17页 |
·菊花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17-18页 |
·菊花转基因体系的建立 | 第18页 |
4 讨论 | 第18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8-19页 |
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DFL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的表达分析 | 第20-31页 |
1 引言 | 第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5页 |
·植物材料 | 第20页 |
·转基因烟草植株的田间种植 | 第20-21页 |
·转基因烟草植株的PCR检测 | 第21-22页 |
·烟草叶片采集 | 第21页 |
·烟草基因组总DNA的提取 | 第21页 |
·PCR检测 | 第21-22页 |
·转化烟草的分子杂交检测(Southern杂交检测) | 第22-24页 |
·试剂 | 第22页 |
·探针标记 | 第22页 |
·酶切、电泳、转膜 | 第22-23页 |
·洗膜 | 第23页 |
·杂交 | 第23页 |
·洗膜,显色 | 第23-24页 |
·转基因烟草植株主要植物学性状的观测 | 第24页 |
·转基因烟草植株T1代的筛选 | 第24-25页 |
·种子的筛选 | 第24页 |
·继代 | 第24-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29页 |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 第25页 |
·转基因植株的Southern杂交检测 | 第25-26页 |
·烟草植株花期及主要植物学性状 | 第26-27页 |
·转基因植株开花期观测 | 第26页 |
·转基因植株形态学观测 | 第26-27页 |
·转基因烟草植株T1代的筛选 | 第27-29页 |
4 讨论 | 第29-31页 |
·外源基因导入烟草植株中的分子检测 | 第29-30页 |
·DFL基因对烟草开花期的影响 | 第30页 |
·转基因植株的形态变化 | 第30-31页 |
第三章 DFL基因转化菊花的试验研究 | 第31-46页 |
1 引言 | 第31页 |
2 菊花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31-38页 |
·材料 | 第31-32页 |
·植物材料 | 第31页 |
·试剂 | 第31-32页 |
·试验工具 | 第32页 |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第32页 |
·方法 | 第32-34页 |
·选择能产生稳定高效再生体系的菊花品种 | 第32-33页 |
·建立稳定高效的菊花再生体系 | 第33-34页 |
·生根与移栽实验 | 第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8页 |
·菊花品种的选择 | 第34-37页 |
·生根与移栽实验 | 第37-38页 |
3 农杆菌介导转化菊花实验 | 第38-44页 |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38-39页 |
·供试培养基 | 第39页 |
·潮霉素敏感性实验 | 第39-41页 |
·羧苄青霉素(Carb)对菊花叶盘再生的影响 | 第41-42页 |
·工程菌液的制备 | 第42页 |
·农杆菌转化菊花 | 第42-44页 |
4 结果 | 第44页 |
5 讨论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个人简介 | 第53页 |
发表的文章 | 第53-54页 |
导师简介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