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与整合中的财务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8-9页 |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研究方法 | 第9页 |
·本文结构 | 第9页 |
第二章 企业并购与整合的基本概念 | 第9-12页 |
·企业并购的基本概念 | 第9-11页 |
·企业并购的定义 | 第9-10页 |
·企业并购的分类 | 第10页 |
·并购的动机 | 第10-11页 |
·并购后整合的基本概念 | 第11-12页 |
·并购后整合的定义 | 第11页 |
·并购后整合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并购后整合的主要内容 | 第12页 |
·财务运作在企业并购与整合中的作用 | 第12页 |
第三章 企业并购前的财务分析与评价 | 第12-16页 |
·并购前对目标企业的财务分析 | 第12-13页 |
·并购方自身的财务评价 | 第13-14页 |
·并购方财务指标评价 | 第13-14页 |
·并购方筹资能力分析 | 第14页 |
·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 | 第14-15页 |
·融资安排风险 | 第14-15页 |
·融资结构风险 | 第15页 |
·资金使用结构风险 | 第15页 |
·对并购财务协同效应的预测 | 第15-16页 |
第四章 并购的财务规划 | 第16-22页 |
·企业并购的筹资规划 | 第16-18页 |
·并购资金筹措方式 | 第16-17页 |
·杠杆收购 | 第17-18页 |
·企业并购的决策分析 | 第18-20页 |
·企业并购的成本分析 | 第18-19页 |
·企业并购的收益分析 | 第19-20页 |
·企业并购的税务筹划 | 第20-22页 |
·并购类型对纳税主体属性和纳税环节影响的筹划 | 第20页 |
·纳税优惠的来源 | 第20-21页 |
·对纳税优惠的利用 | 第21-22页 |
第五章 并购企业价值评估 | 第22-29页 |
·资产法 | 第23-24页 |
·资产加和法的原则 | 第23-24页 |
·资产加和法的基本内容 | 第24页 |
·收益法 | 第24-27页 |
·收益法的基本模型 | 第24-25页 |
·折现率的确定 | 第25-26页 |
·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 | 第26-27页 |
·市场法 | 第27-28页 |
·影响并购估价的财务性因素 | 第28-29页 |
第六章 并购支付方式的比较 | 第29-33页 |
·现金收购 | 第29-30页 |
·换股并购 | 第30-31页 |
·杠杆收购 | 第31-32页 |
·选择并购支付方式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 第32-33页 |
第七章 并购后财务整合的必要性和原则 | 第33-36页 |
·并购后财务整合的必要性 | 第33-34页 |
·并购后财务整合的原则 | 第34-36页 |
第八章 并购后的财务制度整合 | 第36-39页 |
·并购后财务制度整合的基本要求 | 第36页 |
·财务制度整合的基本内容 | 第36-39页 |
·产权管理制度的整合 | 第37页 |
·资产管理制度的整合 | 第37页 |
·投资管理制度的整合 | 第37-38页 |
·筹资管理制度的整合 | 第38页 |
·集团财务管理制度 | 第38-39页 |
第九章 并购后的财务资源整合 | 第39-46页 |
·资产的整合 | 第39-42页 |
·固定资产的整合 | 第40页 |
·长期投资的整合 | 第40-41页 |
·无形资产的整合 | 第41-42页 |
·负债的整合 | 第42-44页 |
·负债整合的意义 | 第42-43页 |
·负债整合的具体形式 | 第43-44页 |
·营运资本的整合 | 第44-46页 |
·营运资本整合中的政策选择 | 第44-45页 |
·营运资本管理中的存量与流量管理 | 第45-46页 |
第十章 并购后的财务组织机构与人员整合 | 第46-50页 |
·并购后财务组织机构的整合 | 第46-47页 |
·财务组织整合的基本目标与模式 | 第46页 |
·财务组织机构整合的内容 | 第46-47页 |
·财务人员的整合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