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6-7页 |
一、沪深300 指数的介绍及评价 | 第7-12页 |
(一) 沪深300 指数的介绍 | 第7-10页 |
1、指数选样 | 第7-8页 |
2、指数计算 | 第8-9页 |
3、指数修正 | 第9页 |
4、成份股的定期调整 | 第9-10页 |
(二) 对沪深300 指数的评价 | 第10-12页 |
1、沪深300 指数和市场整体的相关性 | 第10页 |
2、沪深300 指数的行业代表性 | 第10-11页 |
3、沪深300 指数的可投资性 | 第11页 |
4、沪深300 指数具有较好的抗操纵性 | 第11-12页 |
二、沪深300 指数与上指及深指的关系分析 | 第12-21页 |
(一) 前提假设 | 第12-15页 |
1、实证意义 | 第12页 |
2、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3、研究方法 | 第14页 |
4、数据选择及统计软件 | 第14-15页 |
(二) 实证研究 | 第15-21页 |
1、沪深300 指数与上证综指 | 第15-20页 |
2、沪深300 与深证综指 | 第20页 |
3、结果说明与分析 | 第20-21页 |
4、研究缺陷与进一步研究 | 第21页 |
三、沪深300 股指期货 | 第21-32页 |
(一) 股指期货的概念和特征 | 第21-22页 |
(二) 股指期货市场发展概况及现状 | 第22-24页 |
(三) 中国推出股指期货的意义和环境 | 第24-25页 |
1、中国推出股指期货的意义 | 第24-25页 |
2、中国推出股指期货的环境 | 第25页 |
(四) 沪深300 股指期货合约的设计 | 第25-32页 |
1、沪深300 股指期货和新华富时A50 股指期货的条款不同 | 第25-30页 |
2、投资者结构不同 | 第30-31页 |
3、市场配套机制不同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本文得到的结论有: | 第32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有: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