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设计目标 | 第10页 |
| ·本人工作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1-21页 |
| ·相关硬件介绍 | 第11-16页 |
| ·传感器 | 第11-14页 |
| ·扭矩传感器介绍 | 第11-12页 |
| ·涡流传感器 | 第12-13页 |
| ·二极管LED介绍 | 第13-14页 |
| ·AC系列板卡 | 第14-16页 |
| ·AC4165板特点 | 第14-15页 |
| ·AC1081板特点 | 第15-16页 |
| ·高精度小扭矩标准机结构 | 第16-18页 |
| ·高精度小扭矩标准机装置结构 | 第16-17页 |
| ·高精度小扭矩标准机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 ·高精度小扭矩标准机系统控制方案 | 第18-21页 |
| ·方案一:手动方式 | 第18页 |
| ·方案二:全自动控制方式 | 第18-21页 |
| 第三章 VC相关技术介绍及应用 | 第21-35页 |
| ·开发工具的选取 | 第21-23页 |
| ·线程介绍 | 第23-30页 |
| ·线程的基本概念 | 第23页 |
| ·线程的创建、终止和线程的挂起、恢复 | 第23-27页 |
| ·线程的创建 | 第23-25页 |
| ·线程的终止 | 第25-26页 |
| ·线程的挂起与恢复 | 第26-27页 |
| ·线程的同步 | 第27-30页 |
| ·等待函数 | 第27-28页 |
| ·同步对象 | 第28-30页 |
| ·动态链接库的加载 | 第30-35页 |
| ·静态链接库介绍 | 第30页 |
| ·动态链接库介绍 | 第30-32页 |
| ·AC4165及AC1081板卡动态连接库的加载 | 第32-35页 |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及实现 | 第35-59页 |
| ·电机运行控制 | 第35-36页 |
| ·数据采集 | 第36-48页 |
| ·杠杆平衡电压采集 | 第36-38页 |
| ·砝码加载数据采集 | 第38-40页 |
| ·传感器扭矩值采集 | 第40-48页 |
| ·串口通讯介绍 | 第40-42页 |
| ·串口MSComm控件的加载 | 第42-43页 |
| ·初始化串口 | 第43-44页 |
| ·扭矩数据的采集 | 第44-48页 |
| ·动画显示 | 第48-55页 |
| ·程序背景界面动画显示 | 第48-50页 |
| ·砝码及电机动画显示 | 第50-55页 |
| ·定时器介绍 | 第50页 |
| ·砝码动画显示 | 第50-52页 |
| ·电机动画显示 | 第52-55页 |
| ·数据打印 | 第55-59页 |
| ·CDC类绘图 | 第55-57页 |
| ·数据打印 | 第57-59页 |
| 第五章 系统不确定度的评定 | 第59-75页 |
| ·基本术语及其概念 | 第59-62页 |
| ·测量不确定度与测量误差区的区别 | 第62-63页 |
| ·可忽略的不确定度来源 | 第63页 |
| ·标准不确定度介绍 | 第63-68页 |
| ·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 | 第64-65页 |
| ·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 | 第65-66页 |
|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 第66-67页 |
| ·有效自由度V_(eff) | 第67页 |
| ·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 第67-68页 |
| ·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 | 第68页 |
| ·测量方法 | 第68页 |
| ·测量步骤 | 第68-69页 |
| ·数学模型 | 第69页 |
| ·小扭矩标准机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分析与评定 | 第69-75页 |
| ·测量不确定度来源的分析 | 第69页 |
| ·小扭矩标准机扭矩示值重复性所引入的A类分量 | 第69-70页 |
| ·高精度扭矩测量仪允许误差所引入的B类分量 | 第70-71页 |
| ·扭矩传感器与小扭矩标准机同轴连接误差引入的B类分量 | 第71-72页 |
| ·物理因素影响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 第72-73页 |
|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 第73-74页 |
| ·扩展不确定度评定 | 第74页 |
| ·结论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