赦免制度之程序考察及构建
内容摘要 | 第1-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赦免制度相关概念界定及其属性 | 第10-19页 |
第一节 赦免制度相关概念 | 第10-17页 |
一、赦免的概念界定 | 第10-13页 |
二、赦免制度的基本特征 | 第13-14页 |
三、赦免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14-17页 |
第二节 赦免权属性 | 第17-19页 |
一、关于赦免权属性的纷争 | 第17-18页 |
二、赦免权属性分析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赦免制度的去废留存 | 第19-28页 |
第一节 赦免制度存废之争 | 第19-21页 |
一、赦免肯定说 | 第19页 |
二、赦免否定说 | 第19-20页 |
三、赦免限制说 | 第20-21页 |
第二节 赦免制度存在之正当性分析 | 第21-24页 |
一、从伦理学上看赦免制度存在的原因 | 第21-22页 |
二、从社会学上看赦免制度存在的原因 | 第22-23页 |
三、从经济学上看赦免制度存在的原因 | 第23页 |
四、从法学上看赦免制度存在的原因 | 第23-24页 |
第三节 赦免权限制理论 | 第24-28页 |
一、限制赦免权行使的必要性 | 第25页 |
二、赦免制度程序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25-28页 |
第三章 现代赦免制度及其立法例 | 第28-42页 |
第一节 现代赦免制度的基本类型 | 第28-32页 |
一、大赦 | 第28-29页 |
二、特赦 | 第29-30页 |
三、赦免性减刑 | 第30-31页 |
四、赦免性复权 | 第31-32页 |
五、刑罚执行的免除 | 第32页 |
第二节 各国赦免程序之考察 | 第32-42页 |
一、美国 | 第32-34页 |
二、英国 | 第34-35页 |
三、德国 | 第35-36页 |
四、法国 | 第36-38页 |
五、俄罗斯 | 第38-39页 |
六、日本 | 第39-42页 |
第四章 我国赦免制度之程序构建 | 第42-55页 |
第一节 我国赦免制度之现状 | 第42-44页 |
一、我国赦免制度的立法体现 | 第42-43页 |
二、新中国的七次特赦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赦免制度的紧迫性 | 第44-47页 |
一、我国急需建立完善的赦免制度 | 第44-46页 |
二、我国现行赦免制度的弊端 | 第46-47页 |
第三节 我国赦免制度程序构建 | 第47-55页 |
一、赦免类型 | 第47-48页 |
二、赦免具体程序设计 | 第48-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书目 | 第56-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