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概述 | 第15-19页 |
(一) 非营利组织话语背景 | 第15-16页 |
(二)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 | 第16-17页 |
(三) 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内涵 | 第17-19页 |
二、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探讨 | 第19-25页 |
(一)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理论(简称“两权分离理论”) | 第19-20页 |
(二) 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Agent Theory) | 第20-22页 |
(三)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 | 第22-23页 |
(四) “经济人”假设理论 | 第23-25页 |
三、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结构现状及分析——以民办高校为例 | 第25-31页 |
(一) 我国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立法现状 | 第25-26页 |
(二) 我国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现状 | 第26-28页 |
(三) 我国民办高校的治理结构现状与问题——以重庆市民办高校为例 | 第28-31页 |
四、国外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31-36页 |
(一) 国外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模式介绍 | 第31-32页 |
(二) 国外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比较分析 | 第32-36页 |
五、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之探讨 | 第36-53页 |
(一) 构建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基本原则 | 第36-37页 |
1、社会责任原则 | 第36页 |
2、民主原则 | 第36-37页 |
3、公开、透明原则 | 第37页 |
(二) 非营利组织董事会(理事会)的治理 | 第37-46页 |
1、非营利组织与董事会的关系:委托——代理 | 第38页 |
2、董事与董事会 | 第38-46页 |
(三) 非营利组织监事会监督 | 第46-49页 |
1、监事会监督的理论依据 | 第46-47页 |
2、我国非营利组织监事会制度的完善 | 第47-49页 |
(四) 其他监督机制的思考 | 第49-50页 |
(五) 我国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之完善——以民办高校为例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