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露天矿开采生态化建设研究--以马脑壳金矿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绪论第7-8页
   ·写作背景以及研究目的第7页
   ·综述第7-8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7-8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8页
2 对传统的露天矿发展模式的反思第8-11页
   ·露天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8-9页
   ·露天矿开采选择生态化发展模式的动因机制第9-11页
     ·生态化内涵第9-10页
     ·生态化的动因机制模型第10-11页
3 露天矿推进生态化的障碍研究第11-12页
   ·内部障碍因素第11页
     ·技术障碍第11页
     ·经济障碍第11页
   ·外部障碍因素第11-12页
     ·体制障碍第11页
     ·意识障碍第11页
     ·人才缺乏第11-12页
4 露天矿开采生态建设实证分析—以马脑壳金矿为例第12-37页
   ·区域自然及生态环境概况第12-14页
     ·地形、地质、地貌第12页
     ·气候第12页
     ·水文第12-13页
     ·水土流失现状第13页
     ·自然植被第13-14页
   ·马脑壳矿介绍第14-15页
     ·占地面积及平面布置第14页
     ·基本生产介绍第14-15页
   ·马脑壳金矿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第15-17页
     ·地质环境现状分析第16页
     ·水环境现状分析第16页
     ·大气污染分析第16-17页
   ·马脑壳露天矿生态化的有利条件分析第17-18页
     ·社会关注、政府重视、监管有力第17页
     ·企业对生态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高度重视第17页
     ·生态建设资金保障良好第17-18页
     ·周边植被资源丰富第18页
   ·马脑壳露天矿生态化的不利条件分析第18-19页
     ·开矿中的生态破坏第18页
     ·尾矿的粗糙处理第18-19页
     ·排土场缺乏再利用规划第19页
     ·意识相对落后生态化制度不健全第19页
   ·马脑壳金矿生态综合评价第19-31页
     ·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第19-20页
     ·评价模型的建立第20页
     ·指标的权重确定第20-21页
     ·评价等级划分标准第21页
     ·马脑壳金矿的生态评价第21-31页
   ·马矿生态补偿的评估与平衡第31-37页
     ·生态补偿的涵义第31页
     ·马矿生态补偿体系第31页
     ·生态补偿额度的估算框架第31-32页
     ·马矿生态补偿额度估算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2-35页
     ·马脑壳矿区生态补偿额度第35-37页
5 马脑壳金矿生态化建设研究第37-51页
   ·生态化建设的基本原则第37-38页
   ·马矿生态化的可行性分析第38页
     ·从自然条件来看第38页
     ·从自然辨证法则看第38页
     ·西部大开发为九寨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第38页
     ·政策上的可能性第38页
     ·在技术上的可能性第38页
   ·马脑壳金矿生态化建设第38-44页
     ·生态恢复目标第38-39页
     ·治理规划方案技术路线的确定原则第39页
     ·矿山生态保护基本思路第39页
     ·对于金矿开采中的生态保护第39-41页
     ·对于已破坏区的生态恢复第41页
     ·生态恢复措施第41-44页
   ·九寨沟马脑壳金矿土地再利用规划—工业旅游开发设想第44-48页
     ·九寨沟马脑壳金矿工业旅游开发的意义第44-45页
     ·矿区工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第45页
     ·九寨沟马脑壳金矿工业旅游开发的条件分析第45-46页
     ·马脑壳工业旅游总体构思第46-48页
   ·露天矿生态化效益分析第48-50页
     ·生态旅游效益估算第48-49页
     ·生态化效益分析第49-50页
   ·对马脑壳金矿的建议第50-51页
     ·矿区土地生态信息系统的实现第50页
     ·提高露天矿矿产资源利用率第50-51页
6 露天矿生态化建设的建议与措施第51-54页
   ·法律措施第51-52页
   ·管理措施第52-54页
     ·编制矿山生态环境防治规划第52页
     ·建立健全完善的矿山环境管理结构第52-53页
     ·提高矿山开采的市场准入条件第53页
     ·加大矿山生态环境防治的执法力度第53页
     ·强化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第53-54页
7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后记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地城市交通系统震害预测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钢框架箱形柱与H型钢梁全焊连接节点中水平加劲隔板设置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