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背景因素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9页
1 问题提出第9-11页
   ·理论意义第9页
   ·现实意义第9-11页
2 文献综述第11-24页
   ·概念界定第11-13页
     ·抑郁第11页
     ·抑郁症状第11-12页
     ·自我效能感第12-13页
   ·抑郁症状的研究现状第13-22页
     ·抑郁症状的理论解释与述评第13-16页
     ·抑郁症状测量的研究第16页
     ·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6-22页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2-23页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23-24页
3 研究构想第24-26页
   ·研究目的第24页
   ·研究思路第24-25页
   ·研究假设第25页
   ·研究方法第25-26页
4 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背景因素影响大学生抑郁症状的研究第26-43页
   ·研究目的第26页
   ·研究方法第26-28页
     ·研究工具第26-27页
     ·研究对象第27-28页
   ·结果与分析第28-43页
     ·抑郁症状大学生选择标准及其确定第28页
     ·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背景因素影响大学生抑郁症状的路径分析第28-31页
     ·大学生抑郁症状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背景影响因素的关系第31-43页
5 一般自我效能感教育干预方式改善大学生抑郁症状的个案研究第43-51页
   ·研究目的第43页
   ·一般自我效能感个体干预方式改善大学生抑郁症状的理论依据第43-44页
   ·一般自我效能感个体干预方式改善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原则第44-45页
     ·系统性原则第44页
     ·因材施教的原则第44页
     ·巩固性原则第44页
     ·多情境性原则第44-45页
   ·一般自我效能感个体干预方式改善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实施第45-49页
     ·研究被试第45页
     ·方案设计第45-46页
     ·实施过程第46-49页
   ·小结第49-51页
6 总讨论第51-57页
   ·路径分析第51页
   ·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背景因素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特点第51-55页
     ·一般自我效能第51-52页
     ·性别第52-53页
     ·教养方式第53页
     ·年级第53-54页
     ·家庭住地第54-55页
     ·父亲文化第55页
   ·一般自我效能感个体干预方式改善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实施的讨论第55-56页
   ·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第56-57页
7 总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附录第64-72页
后记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web部件的个性化门户网站构建技术研究
下一篇:重庆银行信用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