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前言 | 第8-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 1 冬麦北移研究进展情况 | 第9-12页 |
| ·冬麦北移的含义 | 第9页 |
| ·冬麦北移的意义 | 第9-10页 |
| ·我国冬麦北移的研究历史 | 第10页 |
| ·冬麦北移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0-12页 |
| ·国外冬麦北移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0-11页 |
| ·国内冬麦北移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1-12页 |
| ·冬麦北移研究展望 | 第12页 |
| 2 小麦幼穗分化研究进展情况 | 第12-13页 |
| 3 小麦籽粒灌浆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4-19页 |
| 1 试验材料 | 第14页 |
| 2 试验设计 | 第14页 |
| 3 试验地基本情况 | 第14-16页 |
| ·试验地所处的地理位置 | 第14页 |
| ·小麦生育期内两试验点气象条件概况 | 第14-16页 |
| 4 试验地田间管理 | 第16页 |
| ·灌水 | 第16页 |
| ·施肥 | 第16页 |
| ·病虫害防治 | 第16页 |
| 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6-18页 |
| ·田间出苗率调查 | 第16页 |
| ·越冬情况调查 | 第16页 |
| ·幼穗分化进程观察 | 第16-17页 |
| ·分蘖动态变化调查 | 第17页 |
| ·叶面积动态变化测定 | 第17页 |
| ·干物质积累测定 | 第17页 |
| ·籽粒灌浆过程测定 | 第17页 |
| ·室内考种 | 第17-18页 |
| 6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18-1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9-53页 |
| 1 田间出苗情况 | 第19页 |
| 2 越冬情况 | 第19页 |
| 3 两试验点各参试品种小麦生长发育进程及生育期 | 第19-21页 |
| 4 幼穗分化进程 | 第21-22页 |
| 5 分蘖动态变化及最终成穗数 | 第22-25页 |
| 6 叶面积生长动态 | 第25-27页 |
| 7 干物质积累 | 第27-34页 |
| 8 籽粒灌浆过程 | 第34-42页 |
| 9 农艺性状 | 第42-51页 |
| ·株高及穗下节 | 第45页 |
| ·主茎穗长 | 第45-46页 |
| ·主茎小穗数 | 第46页 |
| ·主茎穗粒数 | 第46-47页 |
| ·单株粒重 | 第47页 |
| ·单株生物产量 | 第47-48页 |
| ·单株籽粒产量 | 第48页 |
| ·经济系数 | 第48-49页 |
| ·千粒重 | 第49页 |
| ·小区产量 | 第49-50页 |
| ·容重 | 第50-51页 |
| 10. 高密植条件下小区产量 | 第51-53页 |
| 结论 | 第53-54页 |
| 讨论 | 第54-56页 |
| 1 河西走廊气候特点及对北移冬小麦生长发育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54页 |
| 2 北移河西春麦区冬小麦安全越冬问题探讨 | 第54-55页 |
| 3 各参试品种在河西试验点的性状表现及品种筛选问题探讨 | 第55页 |
| 4 河西走廊冬小麦栽培技术措施探讨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 作者简介 | 第61-62页 |
| 导师简介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