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6页 |
| ABSTRACT | 第16-21页 |
| 符号与缩写 | 第21-2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22-56页 |
| ·白腐菌 | 第22-24页 |
| ·白腐菌生物降解的特点 | 第23页 |
| ·白腐菌的降解原理 | 第23-24页 |
| ·白腐菌应用于污染物降解的研究 | 第24页 |
| ·木素过氧化物酶 | 第24-34页 |
| ·LiP的结构 | 第24-26页 |
| ·LiP的催化循环 | 第26-27页 |
| ·H_2O_2在LiP催化氧化反应中的作用 | 第27-28页 |
| ·藜芦醇(VA) | 第28-33页 |
| ·LiP用于污染物降解的研究 | 第33-34页 |
| ·胶束酶学 | 第34-41页 |
| ·反胶束 | 第34-36页 |
| ·胶束酶学简介 | 第36-41页 |
| ·LiP在反胶束中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41-42页 |
|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42-43页 |
| ·立题依据 | 第42-43页 |
| ·研究内容 | 第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56页 |
| 第二章 木素过氧化物酶与葡萄糖氧化酶偶联实现芳香性染料的高效降解 | 第56-6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6-58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56-57页 |
| ·LiP酶液的制备 | 第57页 |
| ·LiP酶活力标定 | 第57页 |
| ·GOD活力标定 | 第57-58页 |
| ·双酶体系中LiP催化氧化VA反应初速率测定方法 | 第5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5页 |
| ·H_2O_2对LiP催化氧化VA的双重作用 | 第58-59页 |
| ·GOD、glucose、葡萄糖内酯对LiP活力的影响 | 第59页 |
| ·双酶体系的最适pH | 第59-60页 |
| ·A—t曲线的比较 | 第60-62页 |
| ·染料降解 | 第62-65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 第三章 介质调控LiP高效降解疏水性芳香化合物 | 第68-8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9-71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69页 |
| ·反胶束溶液的配制(一般方法) | 第69页 |
| ·LiP酶的制备及活力的标定 | 第69页 |
| ·GOD活力标定 | 第69-70页 |
| ·双酶体系中LiP催化氧化VA反应初速率测定方法 | 第70-7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1-83页 |
| ·AOT/Brij30反胶束介质中LiP的催化性能 | 第71-76页 |
| ·反胶束介质中H_2O_2的产生及控制方法 | 第76-80页 |
| ·染料降解 | 第80-83页 |
| ·结论 | 第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 第四章 过氧化氢调控藜芦醇介导木素过氧化物酶催化氧化邻苯三酚红研究 | 第85-9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85-86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85页 |
| ·LiP酶的制备 | 第85页 |
| ·LiP催化氧化PR反应波长扫描动力学图谱的绘制 | 第85-86页 |
| ·LiP催化氧化PR反应初速率的测定 | 第8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86-94页 |
| ·H_2O_2对PR氧化产物的调控 | 第86-89页 |
| ·VA对PR氧化的促进作用 | 第89-90页 |
| ·VA的介导机制 | 第90-94页 |
| ·结论 | 第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96页 |
| 第五章 反胶束中藜芦醇介导木素过氧化物酶催化氧化邻苯三酚红反应的机制研究 | 第96-11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96-99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96-97页 |
| ·反胶束溶液的配制(一般步骤) | 第97页 |
| ·LiP酶的制备及浓度的测定 | 第97页 |
| ·LiP催化氧化VA、PR反应初速率测定方法 | 第97-98页 |
| ·LiP催化氧化PR反应全波长扫描动力学图谱的绘制 | 第98页 |
| ·VA和PR对LiP在H_2O_2存在下稳定性的影响 | 第98页 |
| ·Selwyn实验 | 第98-9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99-111页 |
| ·LiP催化氧化PR反应研究 | 第99-101页 |
| ·PR浓度对LiP催化氧化PR反应的影响 | 第99-100页 |
| ·H_2O_2浓度的影响 | 第100-101页 |
| ·VA介导LiP催化氧化PR反应 | 第101-111页 |
| ·结论 | 第11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1-113页 |
| 第六章 TRP对LiP催化氧化芳香化合物的促进作用 | 第113-13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13-116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113-114页 |
| ·LiP酶的制备及浓度的测定 | 第114页 |
| ·波长扫描动力学图谱的绘制 | 第114页 |
| ·LiP催化氧化反应初速率的测定 | 第114-115页 |
| ·LiP催化氧化PR反应中H_2O_2抑制浓度的测定 | 第115页 |
| ·不同PR浓度下LiP催化氧化TRP反应A240—t曲线的绘制 | 第115页 |
| ·LiP催化氧化PR反应时几个波长下的A—t曲线 | 第115-116页 |
| ·抑制时间的测定 | 第11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16-128页 |
| ·色氨酸被LiP催化氧化反应研究 | 第116-118页 |
| ·TRP对具有不同氧化还原电位的芳香化合物的介导作用 | 第118-120页 |
| ·TRP对LiP催化氧化PR反应的促进作用 | 第120-128页 |
| ·结论 | 第1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8-131页 |
| 第七章 介质对芳香化合物阳离子自由基寿命的影响 | 第131-14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31-135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131-132页 |
| ·自由基吸收光谱的记录 | 第132页 |
| ·各自由基衰减动力学曲线的绘制及衰减速率常数的计算 | 第132-133页 |
| ·不同反应条件下苯酚自由基衰减速率的测定 | 第133-134页 |
| ·不同ω_0下,Brij30反胶束介质中苯酚自由基衰减动力学常数测定 | 第134页 |
| ·不同介电常数介质中苯酚自由基衰减动力学常数的测定 | 第134页 |
| ·酶法产生苯酚阳离子自由基及其衰减速率常数的测定 | 第134-13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35-143页 |
| ·水介质中自由基衰减动力学研究 | 第135-139页 |
| ·Brij30反胶束中酚氧自由基衰减动力学研究 | 第139-143页 |
| ·结论 | 第143-1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4-146页 |
| 致谢 | 第146-147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147-148页 |
| 附件 | 第148-163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