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3页 |
二、地方政府危机新闻发布的研究价值 | 第13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四、研究方法设计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地方政府危机的内涵与特性 | 第16-27页 |
一、地方政府 | 第16-18页 |
(一) 地方政府概念 | 第16-17页 |
(二) 地方政府职能 | 第17-18页 |
二、危机 | 第18-27页 |
(一) 地方政府危机的内涵 | 第18-21页 |
(二) 地方政府危机的特性 | 第21-23页 |
(三) 地方政府危机的类型 | 第23-25页 |
(四) 地方政府危机传播流——3F假设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地方政府危机新闻发布功能 | 第27-41页 |
一、地方政府危机新闻发布特点 | 第27-29页 |
二、地方政府危机新闻发布的形式 | 第29-32页 |
三、地方政府危机新闻发布功能 | 第32-41页 |
(一) 地方政府危机新闻发布的一般功能 | 第33-36页 |
(二) 地方政府危机新闻发布的具体功能 | 第36-41页 |
第三章 地方政府危机新闻发布存在的问题 | 第41-55页 |
一、问题的具体表现 | 第41-45页 |
(一) 面对危机默不作声,坚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 第41-42页 |
(二) 报喜不报忧,在事情真相没有查明之前不可随便发布危机消息 | 第42-43页 |
(三) 家丑不可外扬,封锁信息 | 第43-44页 |
(四) 没有危机新闻发布时间观念,发布片面甚至虚假的新闻信息 | 第44-45页 |
二、问题的成因 | 第45-55页 |
(一) 泛政治化思维方式的惯性作用 | 第45-46页 |
(二)“内外有别”和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泛化 | 第46-48页 |
(三) 新闻发布机制不健全,缺乏新闻发布经验和技巧 | 第48-51页 |
(四) 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或边界模糊 | 第51-53页 |
(五) 信息披露上的权责不对称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地方政府危机新闻发布原则与规划 | 第55-76页 |
一、地方政府危机新闻发布原则 | 第55-66页 |
(一) 积极主动原则 | 第55-58页 |
(二) 人文关怀原则 | 第58-60页 |
(三) 公开坦诚原则 | 第60-62页 |
(四) 全局利益原则 | 第62-63页 |
(五) 保守秘密原则 | 第63-64页 |
(六) 口径一致原则 | 第64-66页 |
二、地方政府危机新闻发布规划 | 第66-70页 |
(一) 建立危机新闻发布班子 | 第66-67页 |
(二) 确定危机新闻发布的总体要求 | 第67页 |
(三) 制定危机新闻发布方案 | 第67-70页 |
(四) 设立临时新闻中心 | 第70页 |
(五) 跟踪社会舆论反应 | 第70页 |
三、地方政府危机新闻发布工作流程 | 第70-76页 |
(一) 业务分工,明确职责 | 第70-72页 |
(二) 准备新闻发布 | 第72-73页 |
(三) 发布危机新闻 | 第73-74页 |
(四) 根据反馈展开传播效果评估 | 第74-76页 |
第五章 新闻发言人与地方政府危机新闻发布 | 第76-92页 |
一、何谓政府新闻发言人 | 第76-87页 |
(一) 政府新闻发言人的概念 | 第76-78页 |
(二) 政府新闻发言人的来源 | 第78-79页 |
(三) 地方政府危机新闻发言人的传播学解读 | 第79-84页 |
(四) 地方政府危机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定位 | 第84-87页 |
二、地方政府危机新闻发言人职责 | 第87-92页 |
(一) 地方政府危机新闻发言人的职责 | 第87-88页 |
(二) 地方政府危机新闻发言人工作守则 | 第88页 |
(三) 地方政府危机新闻发言人的素质 | 第88-92页 |
结语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