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理论与分析论文--电力系统稳定论文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理论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1 绪论第13-37页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研究背景第13-14页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定义及分类第14-18页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定义第15页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分类第15-17页
     ·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定义与分类的评述第17-18页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研究现状第18-28页
     ·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第19-24页
       ·灵敏度分析法第19页
       ·潮流多解法第19-20页
       ·最大功率法第20页
       ·奇异值分解(特征值分析)法第20-21页
       ·崩溃点法第21-22页
       ·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评述第22-24页
     ·动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第24-27页
       ·小扰动分析法第24页
       ·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分岔理论分析方法第24-25页
       ·使用本地测量数据的电压稳定分析方法第25-26页
       ·动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评述第26-27页
     ·复杂系统暂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第27-28页
   ·负荷建模及其对电压稳定的影响第28-31页
     ·静态负荷模型第28页
     ·动态负荷模型第28-30页
     ·负荷特性对电压稳定的影响第30-31页
   ·电力系统电压失稳的场景分析第31-32页
     ·电压失稳的分类第31页
     ·中长期电压失稳第31-32页
     ·电压崩溃的场景第32页
     ·电压升高失稳第32页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控制第32-35页
     ·无功补偿第33-34页
     ·变压器分接头的紧急控制第34页
     ·发电计划重新安排(Generation Rescheduling)第34-35页
     ·切负荷第35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第35-37页
2 动态系统的平衡点延拓算法第37-57页
   ·引言第37-39页
   ·延拓算法第39-44页
     ·参数自然延拓法第40-41页
     ·弧长延拓法第41-42页
     ·拟弧长延拓法第42-44页
   ·延拓算法在电压稳定分析中的应用第44-54页
     ·同伦延拓算法(Homotopy continuation methed)第44-47页
     ·局部参数延拓算法第47-54页
       ·预测第48-50页
       ·校正第50-51页
       ·延拓变量选择第51页
       ·步长控制第51-52页
       ·临界点判别第52页
       ·节点类型转换处理第52-54页
   ·算例分析第54-56页
   ·小结第56-57页
3 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的解析延拓分析第57-68页
   ·引言第57-58页
   ·动态电压稳定性的小扰动分析法第58-60页
   ·状态矩阵的数值计算法第60-62页
   ·算例分析第62-67页
   ·小结第67-68页
4 电压稳定与功角稳定关系研究第68-89页
   ·引言第68-69页
   ·静态稳定的失稳类型判别第69-82页
     ·特征结构分析第69-73页
     ·算例分析第73-82页
       ·负荷增长方式1第76-80页
       ·负荷增长方式2第80-82页
   ·动态稳定的失稳类型判别第82-88页
     ·动态失稳类型的状态变量参与因子判别法第82-85页
     ·算例分析第85-88页
   ·小结第88-89页
5 用于提高电压稳定裕度的发电机无功出力管理第89-99页
   ·引言第89-90页
   ·无功储备优化第90-91页
   ·准梯度进化算法(PGEP)第91-94页
     ·进化算法第92-93页
     ·准梯度第93-94页
     ·准梯度进化算法第94页
   ·模式分析第94-95页
   ·算例分析第95-98页
   ·小结第98-99页
6 基于广域测量系统的电压稳定评估第99-110页
   ·引言第99-100页
   ·广域测量系统(WAMS)第100-102页
     ·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第100-101页
     ·广域测量系统第101-102页
   ·基于广域测量的等效电路计算第102-105页
     ·戴维南等效电路计算第102-105页
     ·递推最小二乘法第105页
   ·节点的电压稳定性评估第105-106页
   ·算例分析第106-109页
     ·仿真场景1第106-107页
     ·仿真场景2第107-109页
   ·小结第109-110页
7 总结与展望第110-113页
   ·全文总结第110-111页
   ·展望第111-113页
致谢第113-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9页
附录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第129-130页
附录 2 IEEE-39(新英格兰)系统参数第130-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元认知策略培训
下一篇:一维铁磁系统中的孤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