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0页 |
·课题背景 | 第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8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8-10页 |
2 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概况 | 第10-14页 |
·起步阶段 | 第10页 |
·发展阶段 | 第10-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3 外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概况 | 第14-18页 |
·美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概况 | 第14-15页 |
·欧盟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概况 | 第15-16页 |
·日本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概况 | 第16-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4 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第18-25页 |
·必要性分析 | 第18-23页 |
·生物技术发展的客观需要 | 第18-19页 |
·保护公众健康的需要 | 第19-20页 |
·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 第20-22页 |
·保护我国贸易的需要 | 第22-23页 |
·可行性分析 | 第23-24页 |
·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 第23页 |
·现有的法律和法规提供了法律基础 | 第23-24页 |
·现有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提供了实践基础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5 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基本构想 | 第25-37页 |
·立法宗旨 | 第25页 |
·立法模式 | 第25-26页 |
·立法原则 | 第26-31页 |
·风险预防原则 | 第26-27页 |
·事先知情同意原则 | 第27-28页 |
·控制原则 | 第28-29页 |
·国际合作原则 | 第29-30页 |
·公众参与原则 | 第30-31页 |
·法律制度 | 第31-36页 |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第31-32页 |
·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 第32-33页 |
·安全评价制度 | 第33页 |
·标识管理制度 | 第33-34页 |
·损害赔偿制度 | 第34-35页 |
·其他制度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