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朗旋风”引发大讨论 | 第11页 |
·国资委的角色之争 | 第11页 |
·国企分红之辨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本文结构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国有资本运营的概念及其法律关系主体体系 | 第15-28页 |
·对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21页 |
·国有资产 | 第15-17页 |
·国有资本 | 第17-20页 |
·国有资本运营与国有资本(资产)经营和国有资产监管 | 第20-21页 |
·国有资本运营的法律关系 | 第21-28页 |
·国有资本运营法律关系构成体系 | 第21-22页 |
·国有资本运营法律关系主体 | 第22-28页 |
第3章 中国国有资本运营制度的历史变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37页 |
·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的特点、性质和治理结构 | 第28-29页 |
·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的特点和性质 | 第28页 |
·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 | 第28-29页 |
·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的外部治理环境 | 第29页 |
·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国有企业改革 | 第29-32页 |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 第29-30页 |
·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新阶段 | 第32-34页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成果 | 第32页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国有企业运行机制的实证分析—以湖南有色控股集团为例 | 第34-37页 |
·资产管理 | 第34页 |
·人事管理 | 第34-35页 |
·事权划分 | 第35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第4章 构建中国国有资本运营法律制度的基本思路 | 第37-49页 |
·宏观层面的调整和制度构建 | 第37-38页 |
·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 第37页 |
·对国有资产实行分类管理 | 第37-38页 |
·从宏观上构建国有资本运营的法律体系 | 第38页 |
·中观层面的法律制度构建 | 第38-47页 |
·外国国有资本运营制度概述 | 第38-40页 |
·新加坡淡马锡模式简介 | 第40-41页 |
·外国国有资本运营制度和新加坡模式的借鉴意义 | 第41-42页 |
·确立国有资本所有者及其代表的主体地位 | 第42-43页 |
·国资委宜作为国有资本运营的监督主体 | 第43页 |
·明确国有资本运营主体 | 第43-47页 |
·微观层面的国有资本运营法律制度构建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