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已有的研究成果 | 第11-13页 |
·桥头跳车的处治方法 | 第13-16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根据容许纵坡差确定路桥过渡段的工后沉降取值标准 | 第18-41页 |
·引言 | 第18-19页 |
·本章的研究方案 | 第19页 |
·过渡段差异沉降产生的机理分析 | 第19-21页 |
·行车舒适性评价的基本理论 | 第21-26页 |
·过渡段沉降差异对行车舒适性的影响 | 第26-35页 |
·过渡段沉降控制指标的研究 | 第35-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通过桥头搭板的静力分析确定工后沉降的取值标准 | 第41-58页 |
·引言 | 第41页 |
·台背路基工后沉降引起的桥头搭板的受力状态变化 | 第41-42页 |
·搭板局部脱空时的力学分析 | 第42-48页 |
·搭板局部脱空时的挠曲变形分析 | 第48-49页 |
·根据搭板最大挠曲变形量f 确定工后沉降取值标准 | 第49-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工后沉降引起的桥头搭板受力变化时的力学方程 | 第58-76页 |
·引言 | 第58-60页 |
·弹性地基梁的解法 | 第60-61页 |
·力学求解过程 | 第61-70页 |
·搭板结构的最大弯矩值分析 | 第70-74页 |
·根据脱空相对长度确定工后沉降的取值标准 | 第74页 |
·小结 | 第74-7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77页 |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82页 |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目录)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