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研究内容与重点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研究重点 | 第11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4-56页 |
·传统学术研究理论 | 第14-37页 |
·区域发展动力机制理论 | 第14-19页 |
·区域产业布局古典区位理论 | 第19-23页 |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及其演化形式理论 | 第23-35页 |
·区域生态学理论 | 第35-37页 |
·时代指导思想理论 | 第37-56页 |
·世界共识的时代指导思想理论 | 第37-39页 |
·中国特定时代的政府政策指导思想理论 | 第39-56页 |
第三章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内容框架 | 第56-84页 |
·国家法规层面的理论指引 | 第56-65页 |
·老《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 第56-57页 |
·新《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 第57页 |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 第57-59页 |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试行)》 | 第59-61页 |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 | 第61-65页 |
·操作实践层面的经验借鉴 | 第65-77页 |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实践经验 | 第65-71页 |
·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实践经验 | 第71-74页 |
·县域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实践经验 | 第74-77页 |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内容框架与技术线路 | 第77-84页 |
·规划深度 | 第77-80页 |
·内容框架 | 第80-82页 |
·技术线路 | 第82-84页 |
第四章 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规划 | 第84-119页 |
·理论归纳——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规划的技术线路 | 第84-94页 |
·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规划内容的初步判断 | 第85-86页 |
·"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理论内涵 | 第86-92页 |
·落实"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 | 第92-93页 |
·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规划的内容框架与技术线路 | 第93-94页 |
·展开阐述——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规划的具体内容 | 第94-119页 |
·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 第94-95页 |
·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规划 | 第95-104页 |
·城镇化战略 | 第104-109页 |
·经济区划分 | 第109-110页 |
·战略实施对策建议 | 第110-119页 |
第五章 县域村镇体系结构规划 | 第119-138页 |
·理论归纳——县域村镇体系结构规划的技术线路 | 第119-122页 |
·传统县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的经验借鉴 | 第119-120页 |
·规划法规中关于县域村镇体系结构规划的相关规定 | 第120-121页 |
·县域村镇体系结构规划的合理内容框架与技术线路 | 第121-122页 |
·展开阐述——县域村镇体系结构规划的具体内容 | 第122-138页 |
·县域村镇体系结构研究 | 第122-132页 |
·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规划建议 | 第132-137页 |
·重点地区(城镇)发展规划 | 第137-138页 |
第六章 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指引 | 第138-147页 |
·理论归纳——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指引的技术线路 | 第138-139页 |
·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指引内容框架的确定途径 | 第138-139页 |
·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指引的合理内容框架与技术线路 | 第139页 |
·展开阐述——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指引的具体内容 | 第139-147页 |
·县域村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条件综合评价 | 第139-141页 |
·县域村庄发展战(策)略 | 第141-142页 |
·县域村庄分类发展规划(指引) | 第142-144页 |
·村级行政区划调整规划建议 | 第144-145页 |
·迁村并点的原则与标准 | 第145-147页 |
第七章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成果范式 | 第147-161页 |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文本标准范式 | 第147-158页 |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图纸标准范式 | 第158-161页 |
·法定图纸 | 第159-160页 |
·非法定图纸 | 第160-161页 |
第八章 结语 | 第161-163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61页 |
·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161-162页 |
·研究不足与研究前景 | 第162-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163-166页 |
致谢 | 第166-167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参与科研实践情况 | 第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