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的经济影响与微观管理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言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可行性分析 | 第14-15页 |
第2章 应收账款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 第15-25页 |
·应收账款的微观经济影响 | 第15-21页 |
·应收账款与企业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 第15-17页 |
·应收账款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 第17-19页 |
·企业巨额应收账款的成因分析 | 第19-21页 |
·应收账款的宏观经济影响 | 第21-25页 |
·应收账款的正式货币作用 | 第21-22页 |
·逾期应收账款和坏账的伪货币性质 | 第22-23页 |
·逾期应收账款和坏账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第23-25页 |
第3章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计量分析 | 第25-35页 |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计量的意义 | 第25-26页 |
·机会成本概念的导入 | 第25页 |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意义 | 第25-26页 |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传统计量方法 | 第26-29页 |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传统计量方法 | 第26-27页 |
·对传统计量方法的分析评价 | 第27-29页 |
·对应收账款机会成本计量方法的修正 | 第29-31页 |
·信用期限变更时对计量方法的修正 | 第29-31页 |
·影响应收账款投资机会成本的其他因素 | 第31页 |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理财意义与信用策略博弈 | 第31-35页 |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在价值补偿中的理财意义 | 第31-32页 |
·多视角下的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与信用策略博弈 | 第32-35页 |
第4章 应收账款的管理模式与方法 | 第35-66页 |
·应收账款的全过程管理 | 第35-43页 |
·应收账款全过程管理模式 | 第35-36页 |
·应收账款的授信管理 | 第36-39页 |
·应收账款的动态管理 | 第39-41页 |
·应收账款的追收管理 | 第41-43页 |
·基于坏账风险控制的客户档案管理 | 第43-48页 |
·客户档案的涵义与内容 | 第43-44页 |
·客户档案的管理原则与模式 | 第44-47页 |
·客户档案在企业坏账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 第47-48页 |
·信用评估的“C”要素理论及应用程序 | 第48-53页 |
·“C”要素理论的基本概念 | 第48-50页 |
·“C”要素理论的应用程序 | 第50-53页 |
·应收账款管理的账龄分析 | 第53-57页 |
·对账龄分析法的两点思考 | 第53-54页 |
·账龄确认方法的比较 | 第54-55页 |
·账龄分析方法与资信分析的结合运用 | 第55-57页 |
·应收账款坏账风险的会计消除机制 | 第57-66页 |
·坏账会计若干基本概念的比较 | 第57-60页 |
·运用会计手段消除坏账风险 | 第60-66页 |
结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目录 | 第70-72页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参与科研项目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