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选题背景 | 第7-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研究方法与框架构思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9页 |
·框架构思 | 第9-10页 |
·特色和创新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医疗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1-18页 |
·健康与医疗保障 | 第11-13页 |
·社会保障理论 | 第11-12页 |
·福利经济学 | 第12-13页 |
·我国医疗保障的发展历程 | 第13-14页 |
·传统的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 | 第13页 |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 | 第13-14页 |
·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社会效应 | 第14-18页 |
·经济效应 | 第14-15页 |
·社会效应 | 第15-18页 |
第三章 我国城乡医疗保障的差异比较分析 | 第18-26页 |
·经济社会环境的比较 | 第18-19页 |
·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 | 第18-19页 |
·社会环境的比较 | 第19页 |
·保障模式的比较 | 第19-20页 |
·保障水平的比较 | 第20-21页 |
·管理体制的比较 | 第21-23页 |
·制度安排的比较 | 第23-26页 |
第四章 我国城乡医疗保障的二元性的负面效应 | 第26-31页 |
·影响我国人口的总体寿命和质量 | 第26-27页 |
·制约中国经济的发展 | 第27-28页 |
·减慢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进程 | 第28-29页 |
·违背我国实现社会公平的原则 | 第29-31页 |
第五章 完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对策及建议 | 第31-40页 |
·完善城镇医疗保障制度 | 第31-35页 |
·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 | 第31-32页 |
·引导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理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第32-33页 |
·明确政府在医疗保障制度运行过程中的职能和作用,同时加大对医疗服务领域的资金投入 | 第33页 |
·适度引入市场机制,用科学的复合式付费方式进行补偿预算管理 | 第33-35页 |
·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 第35-40页 |
·在效率为主,兼顾公平的原则之下,继续发展多层次、多形式、多种类的医疗保障制度 | 第35-36页 |
·因地制宜地确定各地筹资水平及补偿水平 | 第36-37页 |
·建立并继续完善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第37-38页 |
·提供医疗救助并把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医疗保险的范围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