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保险筹资模式选择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我国养老保险的形势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主要成果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及其成果 | 第14-15页 |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第15-16页 |
·基本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和创新之处 | 第16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6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6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形成与现行筹资模式 | 第18-29页 |
·现代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形成 | 第18-21页 |
·中国养老保险发展历程 | 第21-23页 |
·社会养老保险的现行筹资模式 | 第23-26页 |
·现收现付制筹资模式 | 第23-24页 |
·完全基金制筹资模式 | 第24-25页 |
·部分基金制筹资模式 | 第25-26页 |
·养老保险筹资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第26-29页 |
第三章 养老保险的经济学分析 | 第29-38页 |
·养老保险基本筹资模式的经济学分析 | 第29-32页 |
·现收现付制的经济学分析 | 第29-31页 |
·完全基金制的经济学分析 | 第31-32页 |
·养老保险筹资模式选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32-38页 |
·养老保险制度对个人储蓄的影响 | 第33-36页 |
·养老保险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国际典型筹资模式选择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第38-49页 |
·德国养老保险状况及其筹资模式 | 第38-41页 |
·德国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发展历程 | 第38-40页 |
·德国养老保险基金的征集方式 | 第40页 |
·德国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第40-41页 |
·美国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41-45页 |
·美国的养老保险金制度及其资金筹措 | 第42-43页 |
·美国养老金给付标准及物价因素调整 | 第43-44页 |
·OASDI改革的困惑 | 第44-45页 |
·美国养老保险金筹集对我国的启示 | 第45页 |
·智利养老筹资模式研究与启示 | 第45-49页 |
·智利旧的养老保险金的种类 | 第45-46页 |
·智利旧的养老保险体制的弊端 | 第46页 |
·智利新的养老保险资金筹集方式 | 第46-47页 |
·智利养老退休金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 第47-49页 |
第五章 我国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选择 | 第49-62页 |
·我国养老保险现状及传统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缺陷分析 | 第49-53页 |
·我国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 | 第49页 |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传统筹资模式的挑战 | 第49-51页 |
·传统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缺陷分析 | 第51-53页 |
·我国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现实选择 | 第53-58页 |
·从影响储蓄的角度分析 | 第54-55页 |
·基于“艾伦条件”的分析 | 第55-56页 |
·我国现收现付制筹资模式的调整分析 | 第56-58页 |
·我国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最终选择 | 第58-62页 |
第六章 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展望 | 第62-65页 |
·养老保险筹资模式配套制度研究 | 第62-64页 |
·进一步健全养老保险管理体制 | 第62-63页 |
·政府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中的职能定位 | 第63页 |
·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 | 第63页 |
·健全监督制度,完善社会监管 | 第63-64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4-65页 |
·本文小结 | 第64页 |
·扩展性思考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