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基于淮安市的实证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22页 |
·研究概述 | 第7-13页 |
·选题背景 | 第7-9页 |
·研究目标和价值定位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和逻辑结构 | 第10-11页 |
·研究范围 | 第11-12页 |
·研究重点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区域理论研究前沿综述 | 第13-22页 |
·区域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发展理论研究 | 第13-15页 |
·区域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发展理论研究 | 第15-19页 |
·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发展理论研究 | 第19-21页 |
·区域政策理论促进区域发展研究 | 第21-22页 |
2 淮安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第22-41页 |
·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第22-24页 |
·苏北五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第24-27页 |
·淮安与苏南五市经济发展状况比较 | 第27-30页 |
·淮安工业化进程研究 | 第30-35页 |
·工业化的含义和衡量工业化程度的标准 | 第30-31页 |
·淮安工业化进程现状 | 第31-33页 |
·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淮安经济发展差距成因分析 | 第35-41页 |
·区位和交通差异因素 | 第35-36页 |
·产业结构差异 | 第36-37页 |
·所有制结构差异 | 第37-38页 |
·人力和资金双重资本的稀缺 | 第38-39页 |
·制度创新的迟缓 | 第39-41页 |
3 淮安发展的优势因素分析 | 第41-47页 |
·优越的自然资源优势 | 第41-42页 |
·深厚的文化底蕴、宝贵的旅游资源 | 第42-43页 |
·淮安的经济和城市化潜力 | 第43-44页 |
·人力资源优势 | 第44-45页 |
·淮安“洼地”优势 | 第45页 |
·淮安市区位和交通优势 | 第45-47页 |
4 淮安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分析 | 第47-63页 |
·工业化战略 | 第47-49页 |
·淮安市工业化六大战略 | 第47-48页 |
·六大战略确定的工业化五个发展重点 | 第48-49页 |
·园区发展战略——淮安发展盐化学工业园的战略 | 第49-63页 |
·淮安发展盐化学工业的优势 | 第49页 |
·国外化学工业园区发展动态及启示 | 第49-51页 |
·国内化学工业园区发展动态及启示 | 第51-54页 |
·江苏省化学工业园区域性发展分析 | 第54-57页 |
·淮安市建设盐化学工业园的SWOT分析 | 第57-62页 |
·淮安经济开发区盐化工工业园的发展战略选择 | 第62-63页 |
5 促进淮安跳跃式发展的政策保障 | 第63-72页 |
·促进淮安发展的直接援助政策工具 | 第63-64页 |
·制订规范的淮安及苏北地区的财政补贴政策 | 第63-64页 |
·制订特殊的的淮安税收优惠政策 | 第64页 |
·间接政策工具——资本布局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 | 第64-65页 |
·促进资本布局调整 | 第64-65页 |
·继续帮助淮安开展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 | 第65页 |
·强化招商引资 | 第65-72页 |
·招商引资在国外的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第66-67页 |
·招商引资国内现状 | 第67-68页 |
·招商引资是淮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出路 | 第68-69页 |
·强化税收优惠对外资的吸引力 | 第69-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页 |